前言:在經濟領域,一直以來人們都在追尋一個指標,能夠及時、準確、全面地反映宏觀經濟的運行狀態及制造業的景氣程度,PMI就是這樣的指標之一。PMI是通過對幾百個典型企業運行狀況的監測而形成的制造業經濟指標,有其科學性;今天,生意社推出BCI——大宗商品供需指數,主要是通過監測國民經濟上游、數量大、用途廣的100個基礎原材料的價格波動而形成的,不僅反映制造業經濟的景氣程度,而且在理論和實踐上都證明,它的先行性比其他同類指標都要快。
齊魯證券研究所:電子商務:外貿前景不容樂觀 B2B電商存發展風險 長財證券:生意寶(002095)發布國內大宗商品指數 中國國際期貨:劍指國際“話語權” 首個大宗商品指數誕生 國貿期貨:網盛發布大宗商品指數揭示經濟變化 金瑞期貨: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發布首個“大宗商品供需指數” 美爾雅期貨:國內首個大宗商品指數昨日發布 中國金融投資:中國首個大宗商品供需指數發布 招商銀行:生意寶發布國內大宗商品指數 香港金道貴金屬:《中國要聞》中國首個大宗商品供需指數發布 |
中證期貨:中國首個大宗商品供需指數發布 文峰期貨網:中國首個大宗商品供需指數發布 匯添富基金: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發布首個“大宗商品供需指數” 溫州期貨: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發布首個“大宗商品供需指數” 國際期貨:國內首個大宗商品指數昨日發布 文峰期貨:大宗商品供需指數發布 凱基證券:《中國要聞》中國首個大宗商品供需指數發布 香港金日利:生意寶發布國內大宗商品指數 新鄉金銀花:國內首個大宗商品指數昨日發布 |
1、研究對象:大宗商品價格的環比漲跌性狀
2、對象所處節點,是國民經濟的最上游
3、算法簡單
BCI=(漲品種數-跌品種數)/總數
1、研究對象:企業各指標的環比增減性狀
2、對象所處節點,是制造業及其下游
3、算法復雜
①算訂單、生產、雇員、配送和存貨
②加權計算
生意社是大宗商品數據商,是跟蹤、分析和研究大宗商品的權威機構,由中國互聯網A股第一股—— 網盛生意寶(股票代碼:002095)重磅打造。
生意社跟蹤500多個大宗商品,包含能源、化工、橡塑、有色、鋼鐵、紡織、建材、農副八大行業,覆蓋8000多家原材料生產企業、20000多家流通企業和12萬家下游企業的市場情況,同時覆蓋紐約商品交易所、上海商品交易所等全球20多個期貨市場、及國內200多個電子交易市場的情況。
生意社通過50多位行業專家,200多名資深編輯、分析師,并借助500多位數據師的力量,每日可提供涉及現貨、期貨、證券和電子盤數據的信息以及相關動態。
生意社以其數據的權威性和準確性,廣泛地被工信部等各政府機關所參考,廣泛地被新華社、中新社、上海證券報、第一財經、每日經濟新聞等主流媒體所引用,更廣泛地成為廣大產業人士、證券機構、期貨機構、銀行機構等的決策依據。
中國制造業經濟三大通用評價指標比較表
對比指標 |
BCI |
匯豐PMI |
中國PMI |
||
指數全稱 |
生意社大宗商品供需指數 |
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 |
CFLP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 |
||
英文名 |
Bulk Commodity Index |
HSBC China Manufacturing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PMI) |
||
研究對象 |
100個大宗商品價格的環比漲跌變化 |
企業生產量、新訂單量、就業、供應商配送、庫存5項指標的環比增減變化 |
730家企業11個分類指標的環比增減變化 |
||
調查對象 |
監測國民經濟八大領域最上游、數量最大、用途最廣100種大宗商品與基礎原材料每日價格 |
偏重中小型企業 |
偏重大中型國有企業 |
||
對象所處節點 |
國民經濟最上游 |
制造業及其下游 |
制造業及其下游 |
||
數據采集方式 |
企業直接詢價 |
發放調查問卷 |
發放調查問卷 |
||
數據計算方法 |
占比相差法 |
采用國際通行做法,即單個指數采用擴散指數方法,綜合指數采用加權綜合指數方法。 |
|||
計算公式 |
BCI=(漲品種數-跌品種數)/總數 |
PMI=訂單×30%+生產×25%+雇員×20%+配送×15%+存貨×10% |
|||
發布時間 |
每月末下午5點 |
每月末分二批 |
每月1日 |
||
預覽指數 |
無 |
有 |
無 |
||
發布機構 |
生意社(100ppi.com) |
匯豐銀行 |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
||
發布方性質 |
第三方大宗商品數據商 |
香港最大注冊銀行 |
非政府機構的行業協會組織 |
||
理論基礎 |
1、供需關系影響價格,價格變化反映供需關系變化。 2、供需關系影響經濟運行,因此監測供需變化可反映經濟運行狀況。 3、大宗商品是國民經濟最上游,因此監測大宗商品供需關系尤為重要。 |
1、企業采購經理對于本月生產和財務情況的分析判斷,是市場變化的第一手資料。 2、企業經營的各個指標之間是存在邏輯上的相關的。 3、通過對采購經理的月度調查作統計分析,以反映經濟的變化趨勢。 < |
|||
指數形成 |
1、選取八大行業最具代表性的100種基礎原材料。 |
1、按照20個行業對GDP貢獻大小選取一定數量企業(聯合會選取700多家)。 2、按月向采購經理人問卷調查:新訂單、產量、雇員、供應商配送、庫存、價格、積壓訂單、新出口訂單、進口等商業活動的環比性狀指標。 3、PMI=訂單×30%+生產×25%+雇員×20%+配送×15%+存貨×10%。 |
|||
指數應用 |
1、BCI>0,反映制造業經濟呈“擴張”狀態。 |
PMI>50%,反映制造業經濟總體“擴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