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早盤提示(農產品版塊)
豆粕;★☆☆;(宏觀擔憂緩解,天氣擔憂升溫。)
隔夜美豆11月合約收于1398.75,漲2.44%。隨著經濟衰退的擔憂有所緩解,中西部地區天氣將變得炎熱干燥,威脅大豆作物生長,促使大豆市場重新建立風險溢價。未來6-10天和8-14天的預測顯示,到7月中旬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地區繼續出現高溫趨勢,東部玉米種植帶的溫度將會高于平均水平。美國農業部的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一周,美國2021/22年度大豆凈銷售量減少160,000噸,創下年度新低。2022/23年度的凈銷售量為240,100噸,一周前為127,600噸。這份報告顯示,截至6月30日當周,中國和未知買家取消了46.5萬噸2021/22年度大豆采購。國內市場,豆粕相對于油脂價格此前表現更為堅挺,但是在油脂的連續下跌帶動下,豆粕也出現了一波集中補跌。不光是油粕,整個農產板塊都在系統性風險的影響下出現了一波擠出前期期貨升水(升水來自于天氣、地緣共同導致的糧食危機)的過程。至于豆粕自身的基本面并沒有太大變化,目前庫存壓力已經進入到最大的階段,未來由于進口大豆到港量下降,庫存將出現拐點。這波下跌導致盤面虧損程度加劇,不利于后期買船進度,所以從基本面的角度盤面略顯超跌,但是從宏觀層面,無法確認超跌已經結束。若系統性風險暫時解除,市場重新回歸基本面,美豆的基本面也可能在悄然發生變化。目前美豆主產區的天氣形勢陰晴不定,6月面積報告塵埃落定,8月可能仍有變數。但是對于美豆產量影響最大的還是未來單產調整預期。若美豆主產區天氣沒有連續幾周出現問題的話,而我國考慮榨利因素不去買船的話,美豆的支撐將減弱,從基本面的角度美豆仍有下跌空間。操作上,建議謹慎對待當前市場,連粕單邊抄底及正套入場需謹慎或觀望。
生豬;★☆☆;(近月強勢,遠月壓力增加)
上周生豬盤面沖高回落后再度沖高,兩天內發改委三次發布與穩豬價相關新聞,為過快上漲的豬價降溫,政策引導下,養殖戶惜售心態有所減弱,現貨價格出現一定幅度的回調。但好景不長,周四期貨率先反彈,盤面炒作新周期的熱情依然非常高漲,現貨近日反而沒有那么強勢。近日豬價漲、飼料降,養殖利潤明顯改善,二次育肥勢力可能加速入場,現貨越強,遠月合約的上行高度就越受到限制。盤面目前跟隨現貨價格上漲進行預期調整,刨除上一輪非瘟引發的超級豬周期以外,按照以往豬周期來看,豬價峰值基本在20元/公斤附近,而目前生豬現貨價格已經超過20元/公斤,近日生豬壓欄普遍或透支接下來一段時間的價格漲幅,但因目前處于新一輪豬周期的上行階段,價格預計回調幅度相對有限。
玉米:★☆☆(情緒暫緩內外盤均有所反彈)
外盤方面,隨著美元指數回落,原油價格走強,大宗商品走勢企穩,美玉米近日有所反彈,美農報告顯示截至7月3日,美國玉米優良率為64%,一周前為67%,上年同期為64%,優良率低于報告前分析師預估數據,近日新作優良率降幅相對較快,對盤面存在一定的利多支撐,干旱監測報告顯示,整個中西部地區的土壤水分快速下降,盤面重新建立天氣風險升水。美國農業部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6月30日當周,美國陳季玉米凈銷售減少66,600噸,創下年度新低。新季玉米凈銷售為11.12萬噸,一周前為11.93萬噸。國內方面,本周定向稻谷繼續投放,成交161萬噸,前期定向暫停傳聞落空,影響偏空。隨著新麥上市進度加快,小麥價格走勢亦偏弱,對玉米價格亦存在一定壓力,廣東港谷物庫存高位,深加工企業玉米庫存有所下滑。目前美玉米進口完稅成本在2800元/噸附近,隨著CBOT玉米盤面的連續下跌,進口玉米價格下跌幅度亦較大,進口倒掛價差不斷修復,遠月理論進口利潤已轉正,亦打壓國內玉米現貨價格。美聯儲加息預期仍在,連盤情緒端偏弱,目前連盤玉米主力合約已大幅貼水現貨,可能繼續探尋成本端支撐,大宗商品普跌情形下,玉米短期預計亦難逃趨勢,但盤面絕對價格存在超跌可能性,品種基本面方面的悲觀情緒有所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