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開始,隨著國內疫情好轉,銅內需快速恢復。今年基建相關的訂單非常強勁,國內已累計提前下達2.29萬億元新增專項債額度,超過去年全年的2.15萬億元,加上企業有回補2—3月缺失訂單的需求,以及廢銅緊缺等原因,國內銅消費非常旺盛。4月國內銅市場快速去庫,全國(上海+廣東+江蘇)銅庫存共下降了15萬噸左右。不過我們認為去庫存行情不能持續。
供應相對充裕
從供應角度來講,疫情3月底開始在南美洲蔓延,市場比較擔憂銅精礦運輸,考慮到船期問題,從南美洲運輸到國內大約需要2個月左右,所以南美疫情對國內銅精礦進口影響尚未體現出來。1—4月銅精礦進口量同比增加5%。同時,隨著國內疫情好轉,冶煉廠硫酸脹庫問題也開始緩解,4月國內精銅產量環比和同比均出現增長。大部分冶煉廠反映目前備庫比較充分,國內精銅在二季度減產的可能性并不大。上周秘魯礦業高級官員稱秘魯礦產商將重新開始運營,并在一個月內提高到正常生產水平的80%左右,秘魯發貨已經開始恢復。五礦資源近日公告稱,2020年4月28日起已開始逐步恢復從Las?Bambas礦山到Matarani港口的精礦運輸。
此外,4月開始精銅進口盈利窗口持續打開,近期流入到國內的進口銅可能會增多。從4月中旬開始LME在韓國釜山和中國臺灣高雄的銅庫存陸續下降3萬噸左右,據了解,這些銅庫存將在未來1—2周流入中國大陸。在當前外需疲弱的情況下,海外疫情蔓延也會促使全球煉廠向中國轉移電解銅。我們預計4月電解銅進口量可能會達到35萬噸,將對國內市場造成沖擊。不僅如此,5月14日LME在韓國倉庫也出現了5.5萬噸的交倉,海外疫情對消費的影響仍然持續,根據我們了解,5月底可能還會有一波交倉。
消費依舊疲弱
從需求方面來看,企業反映5月電銅消費比4月明顯下滑,6月訂單不樂觀。一方面4月涉及趕工因素,企業需要回補2—3月沒有交付的訂單,但目前老訂單已經基本消化,不少線纜企業表示現在的接單量開始下滑。其實排除掉趕工因素,3—5月本就是銅桿消費旺季,且旺季逐步接近尾聲。實際上,今年除了基建相關訂單比較好以外,其他行業消費都不景氣,1—4月房地產竣工面積下滑14.5%,地產商普遍面臨資金壓力,雖然融資端放寬,但是銷售端回款壓力仍然很大。家電、汽車消費也不樂觀,五一期間家電、汽車等數據轉好,與各地密集出臺的消費刺激政策有關,如廠家受壓降價、政府發放消費券等,這種消費增長模式并不能持續。
另一方面最近出口型訂單開始下滑,據我們調研出口型企業5月訂單下滑50%左右。國內銅終端及銅材消費有20%左右涉及出口,外需下滑對銅消費也有影響。歐美消費疲弱,參照海外原油等商品需求,歐美大宗商品需求下滑30%左右。海外消費恢復比較慢,預計一個半月以后,歐洲消費會恢復到90%左右,美國復工進度可能比歐洲還要晚兩周,整個二季度海外消費都會非常疲弱。此外,最近銅價上漲后,市場貨源逐漸寬松。5月以后市場上流通的廢銅貨源開始增多,精廢價差擴大到1000元/噸以上,尤其是華北地區,廢銅對精銅消費的替代非常明顯,導致銅桿加工費快速下降。前期投機囤貨精銅的企業出貨意愿上升,?2—3月市場上存在賭價格或者賭降稅而囤積精銅的行為,近期由于銅價及升貼水上漲,以及降稅預期減弱,持貨商出貨意愿也在提升。
綜上所述,供應方面,二季度國內精銅產量不會受到很大影響,接下來1—2周進口銅可能會增加,沖擊國內精銅市場;需求方面,隨著趕工結束、出口下降以及投機囤貨貨源的流出,銅消費相比4月出現下滑,6月也不樂觀。我們認為國內銅去庫存接近尾聲。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