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期貨日報11月30日報道,近年來,隨著全球政治經濟環境的改變,我國越發重視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價格影響力。上海原油期貨作為提升我國重要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的重要工具之一,經過兩年多的穩健運行,不僅將中國的原油市場供需情況體現在全球定價體系中,而且影響力不斷擴張,目前已逐步反映輻射東北亞地區的原油進口集散地價格。
復出口下上海原油期貨影響力輻射東北亞
提及上海原油期貨影響力的提升,在國投安信期貨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李云旭看來,這與今年特殊的市場環境有一定關系。
海通期貨能源化工研發負責人楊安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正常貿易環境下,從上海原油期貨市場提取原油倉單再轉賣到東北亞其他國家是不具備競爭優勢的。因為同樣一桶油從中東地區運到中國形成倉單每桶增加2—3美元成本,在此基礎上再轉賣到東北亞地區,比東北亞地區直接從中東運油多了一個中間環節,從成本角度看不具備理論操作空間。
但今年在疫情的沖擊下,受國內外經濟恢復程度不同等影響,反映中國及周邊地區供需變化的上海原油期貨價格在全球疫情最為嚴重的三四月份一度高溢價國際原油市場,吸引了大量的賣出需求在上海原油期貨市場注冊生成倉單。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及歐佩克減產計劃的執行,國際油價企穩并緩慢回升,而國內市場因前期積累的較大商業庫存且年內原油進口配額發放完成,從9月份開始,上海原油期貨價格逐漸貼水國際市場。“這使得日韓等地從上海原油期貨市場接貨比從中東現貨市場拿貨更具性價比。而資源豐富的貿易商也就有了從上海原油期貨市場提取倉單轉出口到其他地區的操作。”楊安說。
考慮到上海原油期貨倉單的復出口地多為東北亞地區,且已對當地市場產生一定影響,李云旭認為,上海原油期貨的影響力在復出口過程中逐步擴大,從過去的中東原油到岸價逐漸向影響力輻射東北亞地區的集散地價格轉變。
“隨著7月份首批上海原油期貨倉單復出口業務落地,中東市場相應油種運至東北亞地區的實貨升貼水報價出現明顯下滑,并向上海原油期貨定價靠攏。”浙江永安國油能源業務經理方正庭表示,“這意味著上海原油期貨價格已能精準反映東北亞地區的原油供需面,上海原油期貨對東北亞地區原油實貨市場的定價更進一步。”
據介紹,2020年1月至10月底,上海原油期貨倉單總計注銷1776萬桶,其中1215.4萬桶成為復出口倉單。
在李云旭看來,隨著倉單壓力逐步減輕,內外盤價差逐步回歸,長期來看復出口套利的空間不會有今年這么大,“復出口僅是階段性出現”。
不過,中銀國際期貨研究部主管顧勁濤認為,今年上海原油期貨的獨立行情表明其影響力開始逐步發揮,尤其是伴隨著原油現貨消費、貿易重心的東移,亞太地區客觀上需要一個標桿性的原油價格基準,上海原油期貨已經具備這個能力。
“今年復出口路徑的打通,更是從實際操作層面證明了上海原油期貨可以成為地區基準價。”顧勁濤表示,“在這樣的情況下,上海原油期貨對東北亞乃至整個亞洲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區域定價將更多參考上海原油期貨,這會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境外認可度提升現貨影響力是未來努力方向
實際上,據顧勁濤了解,隨著上海原油期貨成交量、持倉量、交割量的不斷增長,其國際影響力也在逐步增強。特別是今年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經濟的韌性得以充分體現,經濟恢復快,上海原油期貨因此完成了一波相對獨立的行情,影響力進一步體現。
外媒及境外專家給予上海原油期貨高度評價。美國宏觀經濟研究公司FFTT創始人日前公開表示:“中國版的原油期貨將使全球石油貨幣交易體系發生劇變。”
中大期貨副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景川告訴記者,隨著上海原油期貨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外媒認為境外投資者參與上海原油期貨交易將明顯增多。
目前中國的原油進口依存度在70%以上,原油供應穩定對我國能源安全至關重要。上海原油期貨雖已穩居全球三大原油期貨隊列,但楊安認為,其在現貨市場的影響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方面,全球原油市場長期形成的貿易習慣,讓國內原油產業客戶在進行套保、風險管理、利潤管理方面很難直接使用上海原油期貨工具。因此,建議發揮我國體制優勢,從國內石油企業的內部核算、境內貿易開始,推動、加速國內企業計價結算參考基準變革,不斷擴大上海原油期貨價格的使用范圍。另一方面,石油產業鏈相對較長,為滿足產業上下游企業的風險管理需求,僅靠原油期貨一個品種遠遠不夠。在我國成品油市場供應過剩壓力持續增大、煉廠利潤被擠壓已成趨勢的情況下,下游市場對成品油期貨的上市非常迫切。成品油期貨推出后,與國內成品油市場相關度更高的上海原油期貨將會成為煉廠風險對沖和利潤管理的理想工具之一,會大大促進國內原油產業客戶參與上海原油期貨。”楊安說。
景川認為,交易所還需進一步優化規則體系,夯實原油期貨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基礎。
另外,考慮到上海原油期貨與Brent、WTI原油仍舊保持著較高的聯動性,東海期貨高級能化分析師李婉瑩認為,境內交易所應不斷加強與境外交易所的合作,“相信隨著各大交易所平臺的進一步打通,上海原油期貨會吸引更多境內外機構投資者參與”。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