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已經用腳投票,大宗商品超級周期真的來了!
節后無論是期市還是股市,都出現了淋漓盡致的井噴行情。周五國內期市夜盤,滬錫、滬銅繼續凌厲上攻,滬錫漲超5%、滬銅漲近3%。
A股市場上,上周有色金屬指數再創收盤新高,年初至今已經大漲近20%。個股中,有色龍頭紫金礦業年初至今漲幅達47%,總市值接近3400億。錫業股份、西部礦業、馳宏鋅鍺、江西銅業等也走勢強勁。
在海外市場,倫敦金屬LME期銅20日大漲4%,逼近9000美元關口,創下2011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另外LME期錫、LME期鎳等也紛紛走強。
對于背后的邏輯,各國機構幾乎集體看好后疫情期的全球經濟加速復蘇,疊加充裕的流動性,大宗商品飆漲較為確定。
順周期板塊持續走強,銅價創近10年新高
20日,倫敦金屬LME期銅報8946美元/噸,交易日內最高觸及8995美元/噸,創下了近10年新高。
? 對于近期商品的持續走強,其背后的邏輯多數分析師認為是全球經濟進入后疫情期開始加速復蘇,大宗商品等開始飆漲。
直觀可見的是,去年跌成負數的原油期貨,如今已回到了疫情前水平。
?
根據ICSG(國際銅業研究組織)統計,2019年全球銅礦產量分布占比:美洲56%、亞洲20%、非洲11%、歐洲9%、大洋洲5%。2019年全球銅需求分布占比:亞洲72%、歐洲16%、美洲12%、非洲1%、大洋洲0.02%。
可見,全球銅主要供給來自美洲,主要需求位于亞洲,疫情對供給端沖擊更大,對需求端影響相對有限,致使供需錯配導致銅價持續上漲。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月發布了《世界經濟展望》,預期美國和日本GDP增速將在今年下半年恢復至2019年底水平,同時預期中國2021年GDP增速有望實現8.1%的高增長,有望帶動銅的需求量快速提升。
銅作為主要的上游原材料,其全球消費量同比增速與全球實際GDP走勢保持一致,預計隨著全球經濟復蘇的持續推動,銅需求有望步入上行通道。
其次,在美國大規模財政刺激、美聯儲維持債券購買規模、通脹預期下,美元或延續弱勢,有利于銅價走高。
另外,中國提出碳中和目標,將推動清潔能源投資加速,而配套的輸入、輸出、儲能設備、電網等投資將帶來銅的新增需求。而中國銅消費結構中,電力行業占比最大。
此外,全球正步入電動車景氣周期,預期整車產量及充電樁投放量將快速增長,帶來銅另一新增需求。
多種因素的影響下,促使“銅博士”一路飆漲。
銅價正步入牛市第二階段,高盛再次劍指1萬美元
而當板塊處于風口之時,高盛近日發布的報告稱,未來幾個月出現銅供應不足的風險很高,全球銅市場面臨十年來最大的供應缺口。
從銅的基本面來看,高盛表示前景極其樂觀,十分看漲。其認為目前沒有跡象表明當前的價格水平刺激了軟化效應,以扭轉現貨和遠期價格基本面收緊的趨勢。
根據高盛的此次預測,銅在2021年有32.7萬噸的供應缺口,之后是無限期的供不應求階段。并將銅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的目標價從之前的每噸8500美元、9000美元、10000美元上調至9200美元、9800美元和10500美元。
而早在去年12月初,高盛分析師Nicholas Snowdon等在發布的報告中認為,銅的大牛市已經全面開始,銅價的走強不是非理性的,而是銅結構性牛市的第一階段。
報告預計,進入2021年銅市將面臨十年來最緊張的市況,2022年預計供應缺口會略有收窄,直到2023年才會供應過剩,因此銅價需要大幅上漲才能平衡這種緊張的基本面供應情況。
同時預計,到2022年上半年,銅價極有可能突破2011年創下的紀錄高位,即10170美元。
此次,高盛再次喊出銅價上萬,可見,對于銅的上漲預期依然強烈。
除了高盛以外,花旗也將未來12個月的銅價預期提升至約1萬美元/噸,認為其3個月內有望站上9000美元。并表示,銅價正步入牛市第二階段,以現貨價格高于期貨,期貨近月合約價格高于遠月合約為特征。
國內中信證券更為樂觀,低庫存下的短缺和高流動性下的通脹成為驅動銅價上行的動力,預計此輪銅價將突破歷史新高,樂觀需求假設下有望達到1.2萬美元/噸。具備資源優勢的成長性龍頭更具投資價值,比如紫金礦業、洛陽鉬業、西部礦業、江西銅業和五礦資源。
全球通脹交易開啟,股市債市后續如何演繹?
銅作為通脹交易的重要載體,成為基本金屬中最亮眼的品種。
在供需狀況好轉的同時,以美國為首的全球主要經濟體開啟了史無前例的寬松刺激舉措,導致美元回落,通脹預期上升而名義利率持穩,在金融屬性端推升銅價上行。
2月19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飆升至1.34%,創1年以來最高水平。美債收益率的快速上漲由美國經濟前景改善和通脹預期抬升共同推動。
具體體現在原油等能源價格的持續攀升;美國大規模財政刺激推出在即;新冠疫苗大規模落地大大緩解了疫情,將帶動經濟重啟。
浙商證券表示,再通脹交易在2021年上半年剩余時間或將延續,國內債市拐點還需耐心等待。
參考歷史情況,一般PPI階段性高點領先長端利率1到2個月。而構成PPI的39個子行業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的價格彈性最大。如果油價持續上漲,國內通脹預期也會抬升,國內債市將會繼續承壓。
根據宏觀判斷,國內PPI高點可能出現在第二季度。但考慮到海外新冠疫苗接種計劃的時間安排,絕大多數國家需要到明年三季度或者更晚的時間才能完成大規模疫苗接種。全球經濟共振,可能使得PPI在三季度仍然維持在高位。這意味著PPI磨頂時間可能拉長,債市拐點也會推遲到來。國內債市拐點或還需耐心等待。
相比債市,股市方面,中金公司表示,投資者當前的風險偏好有明顯的回升。一方面,可能是受疫苗推出、全球疫情受控的預期推動,風險偏好上移。另一方面,股市在開年沖高后近期持續回調,尤其是前期抱團的一些行業板塊,調整幅度較多。在往年“春躁”行情的慣性思維下,部分投資者可能抱有回調就是買入機會的心態,從而對股市的青睞度走高。
開源證券策略團隊在跨年時表示,通脹交易正在從預期走進現實,投資者的2021年通脹交易的最優組合應該具備以下三種特征:處于全球大宗商品上漲鏈條中,且在產業鏈中具備良好議價能力;下游匹配出口與制造業投資的原材料與中間品的需求;估值水平看,前期收益率并未明顯搶跑ROE形成估值透支。
基于上述因素的綜合考量,最終受益的細分行業集中在:1)透支程度相對于議價能力被低估的行業:鋼鐵(板材)、大煉化、動力煤、油服、紡織制造;2)估值仍在合理區間,具備高景氣基礎的:化工(鈦白粉、化纖、氟化工)、乳制品、有色金屬(銅、鋁)、交運(集運)以及家電。??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金融界)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