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生意社價格監測顯示,本周(7.18-7.22)上游滌綸短纖期貨和鄭棉期貨反彈盤整,純滌紗和滌棉紗成交尚可,但市場在需求不佳下整體行情穩中偏弱。截止7月22日,純滌紗市場均價維持上周價格14300元/噸,同比下跌1.89%。滌棉紗市場均價維持在19180元/噸,較周初下跌1.03%。
本周純滌紗市場價格維穩為主,上周六長樂多家紗廠代表一起參會討論減產事宜,在原料大跌、庫存高企、虧損嚴重背景下倡議各家自律減產50%。此前福建、江西滌紗主產區九成以上紡紗廠已進行減產,開機率從5月的68%降至51%,但對于當下低迷的行情來說仍然不夠。南方地區滌紗下游多用于針織機,以大圓機為例,福建、廣東圓機開機率僅2-3成,蕭紹在4成附近,相對于下游而言依舊供過于求。但本周初隨著原料反彈,滌紗產銷有小幅放量,成品權益庫存從27天降至24天,紗廠、貿易商出貨量有明顯增加。周二、周三直至周五原料重回震蕩,下游買入意愿減退,滌紗產銷回落,現金流虧損300元/噸。
滌棉紗的日子更加難過,大多紗廠尚有單價20000元/噸以上的棉花庫存,如今棉花下跌至15000附近,雖然紗線即期現金流轉正,實際卻是虧損嚴重,山東、江蘇、河北、福建地區存在大量減產、關閉現象,紗廠庫存普遍在一個月以上,2個月以上的也不在少數,滌棉紗開機率仍有下行趨勢。內需低迷,“新疆棉”禁令在外,加之原料暴跌,含棉類企業正經歷“至暗時刻”。
本周滌綸短纖市場呈現調整后繼續下跌走勢。周初隨著前期跌勢較猛,原油及聚酯原料出現了超跌后反彈,受此影響,滌綸短纖市場也出現止跌回穩,但上周末長樂等地紗廠開工開始下調,下游高庫存低需求負反饋明顯呈現,進入下半周,雖然期貨方面略顯止跌回穩,但現貨市場出貨重心逐步下探,跟進前期期貨跌勢。基差方面逐步走弱至09合約+550到+600左右自提。截止周五,江浙1.4D商談主流在7700-7800元/噸左右自提,一單一談。
上周五鄭棉一度觸及跌停,當日主力CF2209合約下挫至13560元/噸,而就在本周一,鄭棉超跌反彈,主力合約封于漲停板。連續兩個交易日,棉價每噸漲跌均超出千元。然而業者還未來得及從“驚魂未定”中走出,周二鄭棉再度開啟深度下挫模式。近期鄭棉期貨價格波動幅度過大,對棉紡織產業上下游均帶來明顯沖擊。7月22日鄭棉期貨又大幅上漲,截止收盤CF2209收15195元/噸,棉花現貨交投冷清,有棉商售2021/22新疆機采3129/29B雜2%以內一口價成交于16100,疆內庫,棉花現貨購銷基本停滯。
進入7月下旬,紡企訂單明顯不足,“消費疲軟依然是主要矛盾,沒有被有效化解。據山東、江蘇等地紡織企業反饋了解,當地企業產品庫存普遍累庫現象,為緩解資金壓力,多數企業已被迫停產或降負來緩解生產壓力。造成當前局面的因素比較多,全球經濟衰退預期下,歐美國家紡織品、服裝下單減緩,導致出口訂單由“長單、大單”轉向“短單、小單”,國內下游紡織企業以銷定產影響到對原料的采購,產業鏈各環節從棉花到坯布、服裝均面臨去庫難的問題。從開工、利潤和產成品庫存變化趨勢來看,目前仍處于被動補庫存階段,未來在供需面整體表現依然偏弱情況下,原料的基本價格仍將跟隨成本端的波動來運行。
后市預測:市場氣氛清淡,成交寥寥,訂單匱乏,紡企大面積大幅累庫,續創歷史新高。預計短期純滌紗和滌棉紗價格仍仍以弱勢調整為主,基本價格仍將跟隨成本端的波動來運行。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生意社)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