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內液氨市場大漲大跌、一波三折,據生意社監測,截止到11月22日,山東地區液氨全年漲幅在3.7%,但全年最大振幅高達38%。
下面我們具體看一下液氨全年走勢:
1、2月份,國內氨市供需相對平穩,價格區間窄幅波動。一方面受節日氣氛及需求淡季的影響,下游采購意愿整體較低。但同時供應面也有收緊,局部地區交通不暢,多地疫情和雨雪天氣等原因影響了液氨的出貨速度。尤其是正值冬奧會期間,北方部分工廠停工,供應的收縮平抑了需求的低迷,市場才得以實現供需的緊平衡。液氨價格在4300-4400區間波動。
3月以后,氨市走出了全年的第一波行情,創下了全年的高點。價格大約從3月初的4400元左右升至5月中旬的5300元左右,漲幅達20%。主要原因就是供應的大幅收緊:企業集中檢修,故障裝置扎堆,供應量大幅下滑。另外,山西地區受環保政策影響導致集中停車,也影響了地區供應量。同時,下游需求改善,適逢春耕旺季來臨,農業需求回暖,伴隨下游尿素行情的走高,液氨與尿素利潤的持續擴大,企業紛紛轉產尿素,這進一步擠占了液氨的產出量。成本端也有利好,3月份煤炭價格持續飆升給液氨帶來了上漲的動力,但伴隨國家政策調控力度加大,4月份開始煤炭價格大幅回落,這也為后來氨價下行埋下伏筆。
從5月下旬到8月下旬,液氨迎來深度回調,山東地區液氨最高從5300元跌至3600元,跌幅達32%。氨市供需失衡導致價格斷崖下跌,更直接的原因是下游產品尿素的崩盤,單單7月份一個月尿素就跌了22%(見下圖)。從需求端來看,農業需求轉淡,國內需求下滑;同時尿素出口受法檢影響降至冰點。另外,安徽等地限電結束,全國范圍裝置復工也偏多,疊加不少氨企尿素裝置轉液氨,諸多因素導致供應量持續增加。另外,煤炭在調控逐漸發揮作用的背景下,大幅回調,成本利空也給氨企持續加壓,總的來看,供需矛盾爆發是導致液氨深度回調的根本原因。
8月底到目前,氨市跌后反彈,震蕩上漲,漲幅超20%。主因供應大幅收緊。液氨主產區開工率持續下滑。福建、河南、山西、河北、山東均有大廠進入檢修期或臨時故障停車,且如河北凱躍、山東魯洲和湖北和遠等前期停車的企業也遲遲不能復產,并且不少聯產企業下游裝置恢復運行,加大了自用量,青黃不接導致市場供應量大幅減少。另外,上游煤炭價格大幅走高,9、10兩個月,動力煤漲幅達40%(見下圖),這給氨企帶來上漲動力的同時,也帶來了利潤的壓力。而需求端來看,農業需求保持剛需,工業需求有所收縮,出口也面臨外部壓力。總之,本輪行情是供應和成本利好的推動。
2023年展望:
宏觀層面,2023年,疫情大概率會繼續弱化,同時國內重視農業、扶持農業相關政策加持下,化肥需求會保持穩定增長趨勢,國內政策大背景對液氨會有支撐。但外部環境或繼續加壓,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加劇,總體需求可能會放緩,且國外生產常態化也會削 弱國內出口份額。總的來看,宏觀方面的風險多來自外部。
成本端,國家會繼續發揮對主要大宗商品的調控作用,煤炭價格仍將受到一定程度的壓制,同時國內天然氣供應穩定,價格不會有太大起伏。但煤炭目前價格已經運行至相對高位,對下游氨企的利潤仍是考驗,總之,成本面的壓力有但可控。
供應來看,2023年仍有部分裝置亟待投產,市場供應量會繼續增加,國內供應整體會表現相對充裕,這一定程度上也會對液氨價格形成壓制。
需求面來看,內需方面,2023年尿素整體仍有超過100萬噸的裝置即將投產,下游需求會保持增長趨勢。由于疫情后期,防疫政策有望松動,內需有望打開,農業需求剛需跟進的同時,工業端可能會成為新的增長極。但外需方面,2023可能會有新的挑戰,俄*烏局勢如果緩和,疊加海外產能正常化,會對國內出口產生一定負面影響。
綜合來看,2023年氨市可能會迎來新的挑戰,成本面仍有支撐,供應面偏向寬松,需求端則多空交織,疊加季節性淡旺季影響,液氨行情仍會大開大合,大致波動區間會在3500-5000元/噸。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生意社)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