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氯化銨市場行情大幅下滑后區間整理,據生意社監測,截至12月31日價格在662元/噸,較年初的1145元/噸下跌了42.14%。
上半年成本面、供應面、需求面在不同程度上對氯化銨都形成一定壓力;上半年氯化銨開工始終處于8~9.5成高位,氯化銨供應面持續寬松;原料液氨價格大幅下滑,上半年氯化銨成本面一路走低;需求面年后短期復蘇對氯化銨略有支撐,使得氯化銨行情在一季度高位盤整;后期一方面旺季結束,另一方面3月開始尿素價格大幅走跌,氯化銨替代性優勢不再,加之成本及供應壓力,造成氯化銨行情自3月下旬開始大幅走跌。
下半年雖然液氨市場觸底后大幅走高,但因供應寬松需求偏弱格局繼續,氯化銨行情整體區間震蕩。6月底7月初氯化銨價格跌至低位以后,廠商多挺價意愿強烈,加之尿素受期貨及印標發布等多重利好支撐,尿素期現均現大漲,對氯化銨形成較強支撐,另外7、8月份部分裝置停車檢修造成氯化銨供應面走緊,疊加8月份將進入小麥備肥期,下游對氯化銨的采購熱情有所增加推動氯化銨行情在三季度形成小幅度反彈。國慶假期之后秋肥逐步進入尾聲,復合肥廠家開工率較低,部分廠家更是處于停車狀態,對于氯化銨的采購受限,價格小幅走低。入冬后年內冬儲階段對氯化銨形成小幅支撐,但隨著春節臨近市場交投清淡,氯化銨價格再次小幅轉跌。
2024年氯化銨行情展望
供應面:2024年氯化銨供應面預期延續寬松
2023年聯堿開工整體較2022年走高,在7~9.5成之間,2023年氯化銨平均開工率在8.7成附近。上半年開工整體高位,尤其2~4月國內春耕肥帶動需求,氯化銨開工逐步提升至9.5成附近;年中4~9月國內用肥淡季,加之夏季高溫多企業陸續檢修,氯化銨開工低位波動;10~12月一方面前期檢修裝置逐步重啟,加之國內冬儲需求略好轉,氯化銨開工再次回升。2023年國內產能繼續擴大,截至2023年底國內氯化銨新增金山、安徽紅四方、湘渝鹽化等總計產能在240萬噸/年左右,2023年我國氯化銨產量大約在1500萬噸附近。展望2024年國內氯化銨仍有新增產能投產,據統計截至2024年底國內有200萬噸/年新增產能計劃投產,氯化銨供應增加態勢下,預期2024年氯化銨市場延續寬松態勢。
進出口:2024年氯化銨出口預期增加
2023年我國肥料用氯化銨出口總量89.80萬噸,較2022年大幅增加,展望2024年地緣政治及全球糧食危機仍威脅全球糧食市場,中國氯化銨產能持續釋放,滿足國內使用的同時,預期出口將繼續擴大。
替代性:2024年尿素價格中心預期下移 對氯化銨支撐性預期走弱
作為主要氮肥尿素,在替代性方面對氯化銨有一定影響,尿素價格偏高時,下游復合肥廠將調整配方多采購氯化銨為主,從而刺激氯化銨需求有所增加。2024年尿素供應增加,需求偏弱,出口偏緊,預計2024年國內尿素市場價格重心或振蕩下移,對氯化銨支撐性預期走弱。
成本面:氯化銨成本面預期走低
2023年液氨價格大跌大漲,上半年由年初的4673元/噸一直下跌至年中低點2683元/噸,下半年又大幅上漲至年內次高點4333元/噸,年末價格小幅回落。縱觀2024年液氨市場漲跌因素主要受需求及裝置檢修影響,供需面變化刺激價格相應上漲和下跌。
尿素2024年預期價格走低,尿素價格低位會刺激部分液氨廠家調整生產模式,改為減少尿素產量、多銷液氨。這樣無形之中增加了液氨市場供給量,液氨市場供給量將較23年進一步增加,預計價格將較23年走低。
需求面:2024復合肥整體需求用量預期波動不大 對氯化銨需求整體穩定
一方面復合肥下游主要消費在糧食方面,2024年要求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在糧食安全戰略大背景下,農業需求將穩中向好,對復合肥需求面提供利好支撐。 另一方面農業農村部印發《到2025年化肥減量化行動方案》通知,要求到2025年,全國農用化肥施用量實現穩中有降。另考慮綠色農業發展,新型肥與常規肥價差有進一步縮小預期,變相擠占部分常規肥份額。 但兩者過渡緩慢,因此整體來看,預計2024年復合肥需求用量波動不會過大。
后市預測:中長期來看,2024年氯化銨產能繼續增加、成本面及替代性方面均預期支撐走弱,雖然出口預期增加,但面對國內龐大的產能,對氯化銨行情難有較大影響,而2024年氯化銨下游復合肥預期平穩運行,綜合來氯化銨市場2024年行情將難有大幅提升,主要在低位區間震蕩運行。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生意社)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