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陸續出臺文件要求恢復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情況下,各地棉紡企業復工率穩步提高,但在疫情的影響下,員工地區間流動受到管控,企業開機形勢仍然不容樂觀。
據了解,目前人員跨省流動返程的必須進行14天隔離,如無癥狀可體檢合格后復工。在人員防控隔離政策的影響下,尤其是外地員工占比較大的企業,開機率都很低。一方面員工返程后要進行14天隔離,導致開機率延遲;另一方面員工考慮到14天隔離措施,推遲了返程時間。
江蘇某專業人士告訴中國棉花網記者,在一擁有40家企業的紡織產業園,2月8日只有兩家企業復工,到2月20日復工企業數量達到了34家。不過企業開工率不等于開機率,沒有企業能夠達到滿開工狀態,有的企業開機率只有兩成。
據了解,雖然各地都允許企業開工,但對開工企業防護環境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比如要求企業部分人員密集型工種身穿防護服,有的企業在這一方面不達標,也會影響到按時正常復工。
山東某紡企負責人表示,當地最大的一家棉紡企業在正月十八就已開工,但開機率很低,只有兩至三成,2月17日以后,政府才允許中小企業陸續復工。目前企業棉花庫維持在3個月,節前訂單供不應求,企業準備了大量生產原料,節后一直未開工,因此在復工期間,不存在原料供應問題。即便能夠正常開工,開機率也是一大問題,因為牽涉到下道企業的生產恢復情況,因為疫情期間織布、印染、服裝生產企業,也會面臨同樣的復工和開機率的問題。
據該負責人介紹,疫情導致全國棉紡產業停工在15-20天左右,棉花消費減少了幾十萬噸,棉價出現回調是正常的。即便后期疫情過后,棉花需求也無法出現大幅增長,一是企業生產能力有限,二是下游企業消化能力不足。2-5月份是企業傳統生產旺季,一旦過去很難彌補回來。根據現在各方管控要求,企業要想達到滿開工狀態,必然是等到3月中下旬,屆時留給生產旺季的時間很有限了。因此,等疫情完全過去,棉花出現爆發式需求難度較大。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國棉花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