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棉花網專訊:在內陸棉花生產回落的形勢下,江蘇鹽城涉棉加工(棉紡、棉布、家紡等)企業依然很多,春節前后同樣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春節加上防疫,企業停產歇業超過半月。2月23日,中國棉花網通訊員連線2月15日獲準復工生產的江蘇鹽城幾家紡織企業,就企業運行現狀進行探訪。
企業復工率近滿,開工率過半。到2月23日,江蘇同全國大多數非重點疫區一樣,大多數紡企已基本復工,但從企業的內部結構和生產特性看,企業復工和復產其實是兩個概念,當前紡織行業的復產,需要準備啟動的過程,如人與崗的配套配位、培訓、開車調試、配棉待產等,均需在紡車全面啟動運轉之前安排到位,所以真正意義上的復產是在復工之后的幾天甚至稍長時間。
企業復工復產主要制約原因還是員工的返廠率。據對鹽城紡企了解,企業多以使用外地工人為主,且關鍵技術崗位的異地員工占多數,大豐某鎮一家以化纖紡織為主的產業園因多為浙江、福建的客商投資,其內部管理、重要崗位用工有不少是投資老板的親朋或同村鎮的民工,在當前抗疫形勢下,順利返廠實所不易,且因各地疫期人員進出管制政策不盡相同,異地人員進入仍需隔離一段時間,因此,企業無論是從費用開支還是疫情風險上,多傾向于徹底解禁后再復工復產。
產品流通仍然處在期待和被動之中。以一個2萬錠規模的紗廠為例,如果滿負荷開工,每天至少可以紡出5噸棉紗,如果有10個滿負荷工作日就是50噸棉紗。據了解,紡企產品出庫一是按照訂單協議的供貨方式安排供應,另外就是通過市場需求實現產品購銷。據鹽城某主要生產色紡的公司負責人介紹,該企業與廣東地區幾家精紡企業做紡織配套,但目前由于紡織下游企業尚未復產,該企業尚未接到新訂單,不僅如此,該負責人表示周邊復工后的紡企至今也未有產品銷售。
受疫情影響,整個市場恢復有序流通需要時間,需要最終的消費端的認可與接受。此外,運輸方面與地域性抗疫要求上的對接,實際運力相對較低。企業分析,隨著復產率的升高,中小紡企在面臨一定的產品待運情況下,運輸保障有望得到妥善解決。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國棉花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