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由于下游市場恢復緩慢,加之面粉將緩慢進入消費淡季,麩皮亦處于飼料養殖需求的季節性下滑周期,估計制粉企業的艱難日子仍會持續。不過,疫情也考驗著不同類型企業的應變能力,進而加速制粉行業的洗牌進程。
近段時間以來,部分制粉企業反映企業運行困難較前期加大。一方面,小麥價格雖然回歸平穩,但整體仍處于相對高位;另一方面,面粉價格上調困難,而麩皮價格跌幅較大,加之疫情防控成本增加,導致企業加工利潤下滑明顯。市場認為,后期小麥價格雖難以上漲,但也不會出現大幅下跌。
質優麥價處于相對高位
隨著小麥市場購銷恢復加快,麥價也逐漸回歸市場基本面預期。由于基層市場糧源已基本見底,加之拍賣小麥市場的匹配度不是很高,市場高質量小麥價格依舊高位運行。
當前,河北石家莊質優普通小麥進廠價為1.22元/斤,山東濟寧1.21元/斤,河南濮陽1.205~1.215元/斤,江蘇徐州1.20元/斤,安徽淮南1.20~1.205元/斤。
整體仍處于去年夏收以來的較高水平。山東菏澤“濟南17”收購價2510元/噸,河南鄭州“鄭麥366”為2490元/噸,河北石家莊“藁優2018”為2500元/噸。優普小麥價差60~90元/噸,處于低位。
市場認為,雖然小麥供應充足,但結構性矛盾仍存,市場對高質量小麥有剛性需求。估計短期內麥價大幅下跌的概率不大,制粉企業在原料成本上承受的壓力緩和余地有限。
面粉價格上漲較為困難
春節過后,制粉企業復工復產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但由于下游餐飲業恢復更慢,尤其集團性消費落至低點,制粉企業走貨不暢,面粉價格整體保持穩定。
當前,河北石家莊面粉出廠價1.50元/斤,山東濟南1.54元/斤,河南鄭州1.54元/斤,江蘇徐州1.57元/斤,整體依舊處于節前的運行區間。據制粉企業反映,為緩解企業運行的壓力,部分面粉品種也嘗試小幅上調出廠價格,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面粉銷售市場競爭激烈,加之市場需求并非旺季,上調面粉價格就意味著失去市場。
受產能過剩的制約,國內制粉企業市場競爭激烈,“麥強面弱”現象較為突出。按照以往的經驗,進入4月份以后,面粉終端需求將會逐步進入淡季,面粉價格并不具備上漲的條件,預計剛性需求下的面粉市場仍將以穩為主。
后市麩皮價格仍難看好
春節以來,麩皮價格可謂大起大落。2月中上旬,由于面粉廠家復工較慢,麩皮供不應求,價格迅速攀升,部分地區高端價格突破0.80元/斤大關,但2月下旬隨著制粉企業恢復加快,麩皮供應量增加,價格迅速回落至節前水平。進入3月份,麩皮又出現小幅反彈之勢,目前主產區主流報價集中在0.70~0.75元/斤。
預計2020年生豬出欄量實現觸底回升的時間節點會比此前預期至少晚1至2個月,即要到2020年第四季度,恢復到往年正常水平則要到2021年。
據了解,玉米與麩皮的價差要保持在0.50元/斤以上才能增加飼料中麩皮的配比率,但占比最大不超過30%。據監測,3月9日全國玉米價格區間在1500~2320元/噸,平均為1799元/噸。由于基層余糧庫存依舊偏高,集中售糧壓力依然存在,玉米價格仍然存在承壓走跌的可能。受此影響,部分飼料企業或會在配方中縮減麩皮用量,這將抑制麩皮價格走高。
筆者認為,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繼續好轉,交通運輸趨于正常,物流成本下降,加之面粉企業復工率不斷提高,麩皮市場供應增加,而且飼料養殖業需求疲軟,麩皮價格偏弱運行的概率仍然較大。
粉企小麥采購以銷定購
3月11日,國家舉行政策性小麥競價交易,投放量為308.73萬噸,實際成交19.8萬噸,較節后2月19日的高點減少3.74萬噸。從主產區6省成交情況看,本次河南、安徽、江蘇成交量維持相對高位;河北、山東、湖北成交偏低。而從品種上看,2017年產和2018年產小麥比其他年份小麥價格明顯偏高。
雖然市場整體成交仍屬相對高位,但近來成交也出現小幅下滑。原因是面粉企業小麥到貨量增加,而庫存消化速度較慢,采購糧源的節奏開始放緩。
據了解,目前國家臨儲小麥庫存仍超過9000萬噸,去庫存壓力較大,加之各地儲備小麥輪換銷售不斷進入市場,小麥市場供應充足。由于市場在糧源上沒有后顧之憂,而下游產品銷售不暢,制粉企業后期小麥采購多會采取以銷定產、以產定購的策略,做多小麥庫存積極性不高。
疫情或加速制粉行業洗牌
權威人士表示,疫情對企業的生產、銷售雖均會產生影響,但不同的企業所受的影響程度不同。一般來說,大型企業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而一些中小企業承受的壓力則相對較大。原因是大型企業有資金、有品牌、有渠道,加之終端市場滲透率及消費端的認知度較高,市場的抗風險能力及應變能力較強,而一些中小企業則不具備這方面的條件。
從節后制粉企業復工復產的情況來看,大型企業復工復產較快,中小型企業相對偏慢。截至3月上旬,華北面粉企業整體開工率為54%,大型企業開工率已達到40%~70%,而中小型企業僅在20%~40%之間。
根據有關統計數據推算,近年來國內面粉加工行業已具備3.5億噸的加工產能,而國內終端需求量已經不到1億噸,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本次疫情或成為優勝劣汰、行業洗牌的催化劑。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捎糜诖_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糧油市場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