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熱帶牧草專家劉國道研究員指導“橡膠+王草”間作)
3月17日上午,在海口市瓊山區云龍鎮海南瑞橡集團膠園間作復合生產示范基地,中國熱科院牧草、橡膠專家,在劉國道副院長的帶領下,深入膠林指導植膠企業、膠農利用膠林隙地種植牧草等,通過多種經營發展膠園林下經濟產業,提高膠園綜合效益,提升膠園收益和膠農收入,推進復工復產。
膠農收入銳減問“怎么辦”
天然橡膠是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醫療、交通、國防等領域,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安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為海南特色優勢熱帶作物,橡膠是海南省第一大經濟作物,也是海南大力發展的“三棵樹”之一。目前,全省種植面積超過800萬畝,約230萬人直接或間接從事與橡膠有關的工作。近年來,受天然橡膠市場價格持續低迷,膠農收入逐年減少,甚至出現割膠虧本的窘迫狀態,膠農棄割、棄管、砍樹現象日益嚴重,導致天然橡膠產量持續遞減。
“以前行情好的時候,我們割膠一天收入400元,現在只有100元。”在示范基地務工的紅明農場33隊的范偉良說。“目前,我國天然橡膠單產約為80千克/畝,以1萬元/噸計算,畝產值800元,扣除成本后幾乎沒有利潤,甚至虧本。”
膠價持續維持低位運行,又要保證必需的植膠面積,我們該怎么辦?植膠企業和膠農帶著問題找到中國熱科院專家。
專家雪中送炭“開良方”
橡膠種植要想逆勢健康發展,就必須進行結構調整。“我今天給膠農開的‘藥方’就是‘守住初心,多種經營’。”劉國道副院長指著膠林間綠油油的王草說,除建立維護橡膠核心膠園,保障橡膠產業基地這個“初心”外,橡膠種植還要積極拓展林下產業,利用膠園隙地,引入間作模式,構建依托膠園的復合農業結構。
海南瑞橡集團膠園間作復合生產示范基地,原是一片棄管的膠林。去年底,在中國熱科院專家的指導下,膠農修剪了橡膠樹枝干,在膠園隙地上種植上了王草。長勢良好的王草,將用來養牛,發展立體循環生態農業。
間作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冠層空間,提高膠園土地利用率,增加膠園產出,提升膠園收益,實現以短養長,增收保膠的效果。膠園間作牧草、南藥、花卉、塊根塊莖類作物等。牧草首席劉國道副院長介紹,以每畝膠園產王草鮮草5噸、每千克鮮草0.5元計算,每畝膠園可增加產值2500元,扣除成本,可增加純收入約500元/畝,如果直接用來養牛,效益還會更好。此外,“膠園+益智”可增加純收入約550元/畝;“膠園+砂仁”可增加純收入約500元/畝等。
開拓膠園復合種植與多種經營,增加單位面積產值是當前維持現有膠林不縮減的重要任務,也是當前橡膠種植戶的必由之路。
畝產萬元不是夢
去年10月開始,中國熱科院牧草和橡膠專家來到紅明農場,在200畝橡膠林隙地種植王草、柱花草等牧草,助力海膠集團發展養牛產業,“喚醒”膠園土地的利用價值,讓這片土地在不割膠的情況下“生金”。海膠集團提出在原來產業的基礎上開展“畝產萬元橡膠綜合體”建設,在膠園間作牧草、南藥、花卉等作物,實現以短養長、增收保膠。
這片膠林原來給膠農帶來的畝產收益僅有800元,現在在專家的指導下林下套種牧草,再過幾個月,這些肥美的牧草將是膠園旁養殖牛群最喜愛的食物,牛糞、牧草殘渣發酵還園,又給橡膠樹的茁壯成長提供天然養料。幾天后,海膠集團購買的200頭肉牛就會來到這片膠林中。這種循環生態種養模式,我們算了一筆賬,畝產萬元不是夢,是專家給了我們信心和希望。現場,海膠集團總裁李超說道。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辦公室)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