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春節后國內小麥市場購銷恢復同比緩慢,基層市場購銷基本停滯。由于制粉企業糧源采購基本依賴于政策性糧源,國家小麥拍賣成交明顯好轉。但隨著疫情防控穩定向好,階段性供需偏緊局面緩和,近來政策性小麥拍賣成交量隨之下滑。3月18日,政策性小麥成交量為12.78萬噸,成交率4.12%,較2月19日的高點成交量下降10.02萬噸,成交率下滑3.51個百分點。
我國小麥市場整體供需格局較為寬松,政策性小麥庫存高企,去庫存壓力較大。受區域庫存分布不均的影響,豫皖蘇三省庫存壓力明顯偏大,而冀魯兩省壓力則相對較輕。
國家政策性小麥庫存仍高企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國內小麥年產量已連續7年大于需求量,加上進口小麥的補充,2019年我國小麥期末庫存高達1.48億噸,庫銷比為114.84%,遠高于世界公認的40%合理水平。美國農業部3月供需報告預計,全球2019/2020年度小麥期末庫存為2.8714億噸,中國占52%。
近年,小麥口糧消費占比呈逐年下降態勢。1993年至2019年26年間,主要糧食作物中小麥消費占比由27.41%降至16.45%,下降了10.96個百分點。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2019/2020年度國內小麥消費總量為12248萬噸,比上年度減少632萬噸;供求結余量1510萬噸,比上年度增加979萬噸。
據了解,截至3月中旬,國家臨儲小麥剩余庫存數量仍有9165萬噸,同比增加1920萬噸,由于部分地區庫存高企,倉容壓力較大。
政策性小麥銷售質價不占優
3月18日,國家舉行政策性小麥競價交易,投放量為310.2萬噸,實際成交量為12.78萬噸,低于上期的19.8萬噸,也低于上月同期的23.54萬噸。
政策性小麥成交量下滑的原因:一方面是近期面粉企業小麥到貨量增加,前期市場階段性偏緊的格局已經緩和;另一方面是下游產品需求不暢,企業開工率不高,廠家庫存消化速度緩慢。據了解,由于近期面粉銷量下滑,部分制粉廠家被迫下調企業開機率。3月19日,華北面粉企業整體開工率為52%,周環比回落1個百分點,低于春節前4個百分點。
與當前流通市場小麥相比,政策性小麥在品質和價格上均不占優勢。截至3月中旬,2014年至2016年產國家臨儲小麥剩余庫存仍有4470萬噸,占臨儲小麥整體庫存的48.77%。尤其是2014年及2015年產小麥由于存儲時間較長,品質不高,銷售困難。如2月18日拍賣2014年產小麥投放量為91.02萬噸,成交量為1.02萬噸,成交率為1.12%;2015年產小麥投放量為98.8萬噸,成交量為2.98萬噸,成交率為3.02%;二者均遠遠低于平均成交率。
當前臨儲三等小麥拍賣底價1.145元/斤,二等1.165元/斤,一等1.185元/斤,加上出庫、運輸等相關費用,進廠成本與市場糧源相比也不占優。當前主產區制粉企業一等普通小麥主流進廠價2380~2410元/噸,政策性小麥一等品若按底價成交,加上相關費用,其進廠成本要比市場小麥價格明顯偏高。
據了解,當前可供面粉廠大量使用的最低收購價小麥中,儲存時間最長的是2014年產小麥,并且2014年至2018年產最低收購價小麥銷售底價相同。
上年國家對2013年及以前產最低收購價小麥實施了降價銷售,出于加快“去庫存”“降成本”的考慮,在適當時機國家對存儲時間較長,尤其2014年產小麥銷售底價極有可能進一步下調。
儲備密集輪出增加階段供給
由于市場對后市小麥行情預期看淡,各級儲備小麥輪換出庫積極,尤其中央儲備糧電子交易平臺推出的專場拍賣更是密集頻繁,市場反映近期輪換小麥上市量明顯增加。
從各地儲備小麥輪換銷售情況看,輪出價格大多參考國家臨儲小麥拍賣價格,部分企業隨行就市價格略低于拍賣底價。制粉企業則也多是就近簽訂合同,成交狀況反倒比國家政策性小麥好得多。
3月17日,山東微山國家糧食儲備庫銷售2017年產小麥7632.65噸,實際成交4150.8噸,成交率為54.38%。3月18日,廣東華南糧食交易中心委托銷售2018年產山東白麥9450噸,肇慶國家糧食儲備庫委托銷售2017年產小麥2499.97噸,均全部成交。
市場認為,由于新麥上市時間越來越近,加之市場對小麥價格看弱的心理有增無減,估計4月份各地儲備小麥輪換出庫仍將處于高峰期,短期政策性小麥拍賣成交或持續受到儲備輪換出庫的沖擊。
南北小麥去庫存壓力不均衡
初步統計,截至3月中旬,江蘇地區國家臨儲小麥剩余庫存數量1710萬噸,同比增加303萬噸;安徽地區2058萬噸,同比增加437萬噸;河南地區4149萬噸,同比增加800萬噸。蘇皖豫地區國家臨儲小麥庫存量占比達86%,去庫存的壓力明顯偏重。
蘇皖豫三省不僅臨儲小麥庫存量整體偏高,而且2014年至2016年產小麥庫存也占比偏大。如江蘇3月中旬2014年至2016年產小麥仍有611萬噸,占該省臨儲庫存的35.73%;安徽2014年至2016年產小麥1055萬噸,占該省臨儲庫存的51.26%。
河北、山東兩省庫存壓力相對較輕。一方面,兩省臨儲小麥庫存在國家臨儲小麥總庫存中占比不大,且所存小麥基本為2016年以后產,存儲時間不長,質量較好;另一方面,兩省制粉企業集中,消化能力較強。
據統計,當前山東省有600家左右的制粉企業,占全國總廠家數的19%左右,其年度消耗小麥總量接近1000萬噸,平均每個月要消耗將近80萬噸,這在一定程度上將會緩解去庫存的壓力。
進口麥或擠占部分市場份額
近來,新冠肺炎疫情繼續在全球擴散,金融市場不安情緒彌漫,股市震蕩驚心動魄,暴跌、熔斷頻頻上演,受此影響,國際小麥價格普遍出現大幅下跌。目前,俄羅斯小麥出口價格已連續6周下跌,烏克蘭小麥價格跌至去年10月份水平,美國小麥期貨價格更是觸及上年11月18日以來的低點。
據市場監測,近期美國軟紅冬小麥4月至5月船期進口到南方港口的一般關稅成本約2230元/噸,硬紅冬小麥一般關稅成本約2090元/噸,低于南方國產小麥價格260元/噸左右。
近日消息,中國進口商簽訂美國玉米和小麥購買協議,其中小麥(硬紅冬麥)34萬噸,這是中美兩國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后的第一輪大型采購。另悉,2月份法國對中國出口12.2萬噸小麥,3月初法國還將對中國出口6.5萬噸小麥。國家糧油信息中心3月份預計,2019/2020年度我國小麥進口量為400萬噸,比上月預測上調50萬噸,同比增加131萬噸。
市場反映,由于南方銷區面粉企業開工率偏低,加之進口小麥使用比例提高,主產區小麥南下需求不暢。雖然進口小麥在國內總消費量中占比較低,對國內市場整體難以形成沖擊,但一定程度上也時不時地會擠占市場消費份額。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糧油市場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