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主產區2020年小麥大規模上市時間日益臨近,2020年小麥產量和質量情況備受市場關注,后期若因不利天氣影響出現質差小麥,其飼用替代空間可期。近期,國內主產區流通市場小麥供給數量整體充足,麥價下跌范圍擴大,麥市購銷活躍度下降。
國內產銷區麥價倒掛
在國內面粉采購需求遭提前透支以及消費步入傳統淡季的情況下,面粉加工企業開工率下降,企業庫存小麥消化進度放緩,制約其市場采購力度。從近期國內產銷區儲備小麥輪出情況來看,用糧主體采購積極性下降,儲備小麥成交價格重心下降,成交率下降,產銷區麥價呈現倒掛態勢。
5月8日,南方小麥交易市場競價銷售2927噸2019年山東產“濟麥17”,起拍價2465元/噸(車船板價),最高價2495元/噸,最低價2465元/噸,成交均價2480元/噸。據市場監測,截至5月上旬,江蘇泰州興化地區質優小麥進廠價2340元/噸,安徽阜陽潁上地區2420元/噸,河南商丘睢縣地區2380~2400元/噸,河北衡水深州地區2470元/噸,山東濰坊諸城地區2450元/噸。
臨儲麥成交同比大增
受主產區2019年小麥托市收購量同比大增、銷區進口麥使用力度加大以及國內居民囤糧透支需求等因素提振,2020年以來,國家臨儲麥成交量同比大增。據統計,2020年以來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5817.4262萬噸,實際成交502.4732萬噸,同比增加377.576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29~2347元/噸。其中,江蘇累計投放1204.5563萬噸,實際成交112.4859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02~2370元/噸;安徽累計投放1251.075萬噸,實際成交107.2554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24~2344元/噸;河南累計投放2462.5148萬噸,實際成交198.7201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26~2346元/噸;山東累計投放244.1102萬噸,實際成交41.7651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30~2370元/噸;河北累計投放200.4092萬噸,實際成交41.7691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34~2370元/噸;湖北累計投放454.7607萬噸,實際成交0.4776萬噸,周度成交均價1690~2316元/噸。
蘇皖豫庫存占比高企
雖然蘇皖豫地區國家臨儲小麥成交量占比較高,但其剩余庫存量占比高企。2019年夏糧收購期間為促進新麥收購及消化,國家自7月中旬暫停國家臨儲小麥拍賣,至10月9日開始重新投放市場。據統計,截至今年5月上旬,國家臨儲小麥剩余庫存數量8784萬噸,同比增加1590萬噸。其中,江蘇地區1618萬噸,同比增加232萬噸;安徽地區1985萬噸,同比增加378萬噸;河南地區4000萬噸,同比增加664萬噸。蘇皖豫地區占比達86.5%。
小麥飼用替代需求可期
由于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同比上漲明顯,這使得小麥與玉米之間的價差呈現縮窄態勢。考慮到當前國內玉米市場運行價格,這意味著質差小麥飼用替代空間可期。據統計,截至5月上旬,2014年至2016年產國家臨儲小麥剩余庫存數量4268萬噸。當前雖其(國標三等)拍賣底價為2290元/噸,但因其質量整體不佳,市場接受度不高,后期其拍賣底價仍將面臨較大的下調空間。據市場監測,截至5月上旬,河北石家莊地區水分15%玉米貿易商收購價2040~210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水分15%左右玉米貿易商收購價2010~2070元/噸。
粉企陳麥采購壓價控量
預計5月份北方冬麥區大部降水偏多或接近常年,土壤墑情較好,利于冬小麥產量形成;但黃淮北部等地氣溫偏高,降水偏少,部分地區可能出現土壤缺墑和干熱風天氣;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偏多,對冬小麥成熟收曬不利。當前,國內主產區2020年小麥自南向北即將大規模收獲上市,面粉加工企業將關注點轉向新麥收購市場,陳小麥采購壓價控量。
國內稻谷及玉米市場價格走勢強勁,一定程度上抬高國內主產區售糧主體2020年小麥市場心理價格預期,囤糧待漲比例或提高。預計短期國內陳小麥市場行情或以弱勢運行為主,但受國家臨儲小麥拍賣底價支撐,麥價下跌空間受限,面粉加工企業或將小麥庫存量保持偏低水平以待新麥收購。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糧油市場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