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問題在于,這并不僅僅只是光伏一個行業的事,國際經貿領域的“去中國化”,卻很可能因疫情而加速。
此次全球疫情對于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形勢的影響,在更為宏觀的國際經貿背景下,很可能只是一個意外。
最新的海關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光伏組件出口約5.5GW,同比遞增-4.69%,下滑幅度并不明顯,但環比遞增-27.10%就比較難看了。也就是說,在歐美疫情擴散最猛烈的4月,光伏出口相比上月幾乎減少了近三成。
這樣的數據,顯然不能用偶然來解釋,也可見疫情對各國社會經濟活動影響之一斑。
與此對應的,是另一組廣為人知的數據。
目前,美國公布的疫情感染人數已突破150萬人,而筆者在3月初發表《歐美疫情擴散,今年全球光伏需求或將銳減》一文時,只有區區600多人,不過才兩個多月,增幅竟超過2000倍;而當時的“疫情榜”前四位,榜首意大利由不過千人突破22萬人,二三位的法國和德國突破17萬人,第四位西班牙更是已接近28萬人……
上述兩組數據之間,表面上看,后者是前者的邏輯結果,是因為和所以的關系。不過,如果將這一邏輯或事件植入到當下的國際經貿變局中去看,則很有可能產生更深的擔憂。
數據除了反映現實,背后還可能隱藏著趨勢的痕跡。雖說看待趨勢要樂觀,但再多的樂觀,卻并不影響趨勢正在改變。
趨勢本來就在改變中,疫情的出現,很可能加速改變。在當下,有三方面的不確定性可能值得中國光伏制造企業關注和研究。
首先是關乎眼下生存的緊迫問題,歐美疫情可能會經歷怎樣一個發展周期,當地市場的需求變化是否會形成某種規律,企業如何配置產能、供應鏈及運輸以實現風險可控?
從過去兩年的數據來看,國內光伏產品開始重新倚重出口,大約七成左右的產能需要海外市場消化,歐美市場以合計40吉瓦左右的年需求成為中國光伏絕對的大“客戶”,這一市場如果發生重大變化,對中國光伏產業的影響顯而易見。
如果歐美市場因疫情帶來的停工停擺僅僅只是一種短期沖擊,或者說不考慮宏觀環境因素,而就光伏談光伏的話,估計對多數一線中國光伏企業的影響,可能都不至于“傷筋動骨”,咬咬牙扛一扛估計都沒啥太大問題。
但現在的問題在于,這并不僅僅只是光伏一個行業的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此前曾表示,疫情帶來的各國“大封鎖”狀態,讓全球經濟活動正以百年不遇的規模和速度崩潰,很可能會出現“大蕭條”以來最大的經濟衰退。
那樣的局面如果成為現實,對所有人和所有行業,都將是滅頂之災。
第二個不確定性,是歐美以外其他市場的疫情發展可能是一種什么樣的趨勢。從現在的情形來看,包括印度、中東、南美和非洲在內的新興市場,其疫情發展很可能會晚于歐美國家,加之防控能力更弱,因此其市場復蘇所需周期很可能也要長得多。
對于影響這一市場復蘇的各項因素,中國光伏制造企業應給予更多的關注和研究,因為歐美市場還存在著另外一方面的變數。
這就是第三方面的不確定性——正在嬗動中的歐美經貿領域的“去中國化”,對于光伏企業的出口和海外制造基地布局可能會帶來什么樣的深遠影響?
這場人類歷史上首次出現的橫掃全世界的疫情,對全球政治經濟文化商業等各領域究竟會帶來怎樣的沖擊和改變,現在還難以評估,但國際經貿領域的“去中國化”,卻很可能因疫情而加速,在一些政客別有用心的推波助瀾下,“去中國化”已有從政治經濟層面向民間和文化領域延伸的跡象。
這才是更為深遠的問題。疫情只是一次事件,造成的是短期沖擊,后者可能會演變為趨勢,帶來的是長遠影響。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太陽能發電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