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光伏產業鏈有幾個關鍵點。
1、平價上網時代已經來臨。根據通威股份實控人劉漢元兩會期間的發言:“我國新增光伏裝機項目約有2/3實現平價上網,到2021年將全部實現平價上網?!痹浀墓夥袠I就是價值殺手,出貨增長多少,價格就能下降多少。平價以后,具備競爭優勢被市場認可的光伏發電需求會越來越大,平價會改變整個行業的競爭屬性。
2、產能加速出清,龍頭效應顯現。其中國內硅料和電池片未來通威將是絕對的行業老大,而硅片和組件領域,隆基將是絕對的引領者(電池片隆基當前產能和擴張預期也不弱)。
3、電網消納規模起量。根據國網《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新增消納能力》,風電29.5吉瓦,光伏39.1吉瓦1。蒙西電網也已承諾2020年新增消納風電1吉瓦和光伏2吉瓦。如果南方電網新增光伏消納能力與2019年5.7吉瓦競價項目持平,則2020年全國新增光伏消納將在45-50吉瓦。這一消納數據是高于此前市場預期的40GW。未來,隨著價格優勢的持續增長,光伏發電上網消納量提升將是大趨勢。
本文筆者將著重素描一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初步顯現的龍頭效應。
硅料:國產替代和頭部集中雙輪驅動
4月以來硅料價格一瀉千里,單晶致密料價格從4月初的73元/千克下跌到5月20日的59元/千克(均價),多晶菜花料均價從43元/千克下跌到30元/千克。按照80%單晶料占比估算,硅料企業不含稅綜合售價已經從4月初59元/千克跌到4月底51元/千克,再跌到5月20日的47.08元/千克。也就是說,僅1個月20天,硅料的平均售價下降了高達20.2%。要知道,2019年全年,硅料的年初到年末的下降幅度也就30%-40%的區間。2019年極度擴張的硅料產能的殺傷力依舊強烈。
筆者曾提到:“當硅片爆發價格戰之時,硅料會出現一波被動去產能,二線硅料廠如康博、中硅、盾安、東立光伏、鄂爾多斯正式迎來批量退出的時代,緊接著就會出現硅料結構性緊缺。所以:2020年當硅片價格戰打響之時便是硅料緊缺進而漲價的發令槍,是硅料苦盡甘來的號角。”
但是,疫情造成的復工復產以及需求的下滑,延緩硅片的價格戰爭,卻加速了硅料的去產能。按照47.08元/千克的硅料不含稅價格計算,當前海外德國瓦克、韓華馬來西亞、協鑫江蘇、亞硅、東立、鄂爾多斯等廠都已經虧現金流,國內頭部五大廠也只是微利。
2020年2月,韓國韓華宣布群山基地關閉,韓國本土硅料產量歸零。2019年韓國硅料產量5.2萬噸,全部出口到中國。未來,馬來西亞和德國瓦克即使產能不退出,國內繼續進口高價硅料的概率也不大。2019年中國硅料需求48.4萬噸,進口硅料市場份額30%,同比下降5個百分點。2020年進口硅料市場的下降比例會更大。
另外,多晶用的菜花料已經是確定性要退出歷史舞臺的,以單晶組件為例,2019年全球單晶組件市場占比已經達到65%,2019Q4已經無限接近80%。意味著技術硬實力不過關,菜花料比例較高的工廠將被清除市場。
4月,國內硅料產量3.57萬噸,前5大廠商的產量占比已經達到88%,其中,通威和新希望在2021年產能有望超過全球產能的50%(其中,通威有望將超過32%)。硅料國產替代和向頭部寡頭集中的趨勢十分明顯。
電池片:分散格局將徹底改善
疫情沖擊下海外需求驟降,電池價格暴跌,最新高效PERC電池含稅售價0.79元/瓦,較年初下調約0.15元/瓦,下降幅度約15.96%。這個價格下,除頭部企業外均已虧現金流,若考慮折舊情況,二三線廠商更是虧得一塌糊涂。
電池片一直以來是光伏產業鏈產能最為分散的一環,不過隨著通威、隆基和愛旭產能的持續擴張,2019實際產能前5大廠商占比43.92%。預計2020年,單晶電池的產能將擴大到180GW,其中隆基、通威、愛旭將位列第一陣營,產能分布有望達到28GW、28GW、22GW,同時,通威在最新的上交所問詢函中表示,預計2023年高純晶硅產能將達22-29萬噸,太陽能電池產能將達到80-100GW。通威將成為電池片和硅料領域絕對的產能NO.1。同時,也將與隆基、愛旭一起,一改電池片龍頭集中率較低的現狀。
相對而言,電池片將會是今年比較堅挺的環節,4月份以來高效PERC電池片售價一直穩定在0.79元/W,與硅料一個半月跌20%以上表現差異巨大。供給收縮疊加需求回暖,供需格局邊際改善,電池環節最差的時候大概率已經過去,未來隨著海外疫情逐漸消退,需求有望持續回升并在低價組件的刺激下爆發。
硅片:集中度最高大硅片之爭待考
根據隆基、中環、晶科和晶澳的產能擴張計劃,預計2020年底,四家公司的硅片產能將達到174GW,但預計全球產能2020年不過210GW。其中,隆基2019年底硅片產能已經達到42GW,預計2020年底將達到80GW,中環2020年底將達到60GW。硅片是光伏所有環節中集中度最高的領域。
硅片當前的尺寸之爭十分激烈。中環聯合天合光能、東方日升和自己的東方環晟主攻210硅片(邊長210mm),而隆基、晶科、晶澳三大組件巨頭卻不約而同的選擇了180硅片(邊長180mm),之前中環推出210以來,股價表現一直非常出色(也有部分是要和TCL混改的概念),但是最近一直不太抗跌,5月22日更是大跌近6個點。主要的原因是,210可能并非最優尺寸,核心限制因素居然是集裝箱的運輸問題,如果讓210硅片按照常規的組件5列4分片的話,兩層,4組組件集裝箱裝不下,但是按照5列3分片排列的話,其提供的效率提升和成本提升相抵消后,基本就廢了。
現在業內的大多數的專業人士都傾向于180硅片可能才是最好的選擇,而且能夠兼容部分現有產能,節約很多新產能的資金投入。當然,不過規格的大尺寸硅片孰優孰劣,現在還在一個爭論的過程中。組件是產業鏈中最為透明的環節,每年的組件出貨量排名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趨勢和其他領域一樣,2019年前十大廠商的市占率達到70%,提升12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末隆基的組件產能已經達到14GW,全球排名第二位,但出貨量第五位。但根據隆基的產能擴張情況看,2020年底組件產能將達到37GW,將遠遠領先于2、3名。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捎糜诖_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清牛賦詩 )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