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基建”,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鐵公基”。新基建和舊基建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同公路、鐵路、高鐵、地鐵、機場等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一樣,新基建也具有很強的公共性。不同的是,新基建同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更能適應現代信息社會、智能社會的生產生活需要。市場在中國經濟信息化、智能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造就了一批有實力的大型企業。它們在新基建過程中注定要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搞好新基建,需要政府和市場雙輪驅動。政府要在整體規劃、支持引導的同時,充分利用市場力量推動新基建。應當說,新基建“新”就“新”在其天生的信息化、智能化、市場化基因。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造成了顯著的短期沖擊。為了盡可能減少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加大投資力度尤其是基礎設施投資,是務實之舉。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輪投資中,以5G通信、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智能物聯網、智慧電網等為代表的新基礎設施投資被廣泛看好,與新基建相關的公司也被市場熱捧。
新基建的短期意義是帶動經濟增長,消除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角度看,新基建的長期意義要遠大于短期意義。新基建的長期意義就是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
消費是當下中國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2019年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57.8%。隨著人均GDP突破一萬美元,消費的帶動作用會更為強勁,不僅有量的增長,而且有質的提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動著消費升級持續進行。而消費的增長點大都同信息技術及人工智能發展有關。消費升級,需要新基建的有力支撐。
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應有之義,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重點是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是互聯網和服務業的深度融合。無論前者還是后者,信息化和智能化都不可或缺,都要求新基建扎實推進。
“新基建”成為熱詞,折射出人民對新時代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以及對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熱情擁護。新基建意義重大,前景可期。新基建投資項目在減少疫情短期沖擊的同時,也在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國經濟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