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江浙、山東等地部分棉紡織廠、中間商調查,4月下旬以來棉紗產銷、利潤狀況較前兩個月明顯好轉(部分紗廠成品庫存下降,現金流壓力逐漸緩解),棉花、滌綸短纖等原料采購以隨用隨買為主。
河南焦作某6萬錠紡企表示,公司主要采購中低等級新疆棉(內地庫),主打產品是高配包漂白C40、C32、C26紗線。今年南疆機采棉比較適合紗廠配棉需要,一方面雜質較北疆機采棉普遍偏低,一般不需要挑揀“三絲”及二次除雜;另一方南疆因棉花期貨交割庫少,貿易商、加工企業向內地庫移倉銷售的熱情高、數量大,選貨的空間也大。
部分紡織、服裝企業反饋,4、5月份產銷轉暖主要源于內銷市場秋冬季訂單(很多廠家直接放棄夏季訂單)和階段性報復消費引發。除此以外,5月份廣東、江浙等沿海地區織造、服裝、外貿公司陸續接到歐洲、美國及日韓訂單,但數量小、批次多、利潤偏低的情況較普遍,還有3至4月份暫緩供貨合同的重新啟動。總體來看,由于全球新冠疫情仍處于高危階段,歐美等發達國家紡服訂單及貿易、運輸、零售等只是有限恢復,再加上匯率大幅波動、中美貿易關系不確定因素,合同雙方都很謹慎小心,紡服出口訂單恢復30-50%的企業并不多,內需消費市場繼續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
從消費習慣、下游補庫時機來看,7、8月份內需市場將步入淡季,訂單處于青黃不接狀態,再加上如下三個利空因素,一些紡企、紗布貿易商預測6至9月份又將有一部分中小企業面臨減產、停機、放假甚至關閉的壓力。一是秋冬第二波新冠疫情發生的概率大增。近日張文宏教授指出,第二波疫情肯定會發生,而且已經發生,只是沒有發生在中國;二是中美經貿關系走向越來越微妙,再次發生貿易摩擦的風險上升,紡服出口環境或再臨變數;三是國內就業、收入壓力較大,紡織品、服裝消費能力是否可持續值得關注。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國棉花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