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數據,2020年5月我國進口棉花7萬噸,環比減少43.9%,同比減少60.7%;2019/20年度以來(2019.9-2020.5)累計進口棉花122.3萬噸,同比減少24.43%,進口量無論環比還是同比降幅均較4月份明顯擴大,國內棉紡織企業、貿易商等觀望、等待的情緒越來越濃重。
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國棉花進口量分別為13萬噸(同比增長52%)、17.98萬噸(同比增長36.51%),因此5月份并非棉花進口、消費需求的淡季。據了解,5月份,2019/20年度美棉的到港量繼續占據第一,印度棉、巴西棉、西非棉等雖緊隨其后,但差距有所拉大。
為什么4/5月份美棉抵港、清關量一直“獨占鰲頭”呢?一些國際棉商、機構歸納如下:
一是巴西新冠疫情全面爆發,棉花陸上運輸、倉儲、港口海運等受到較大影響。截至北京時間2020年6月29日,巴西累計確診病例1345254,疫情已經徹底失控。因此棉花運輸、發運等能力有較為明顯的下滑(桑托斯港等擁堵異常嚴重);
二是2019/20年度印度棉FOB等直接出口報價較美棉、巴西棉價格低6-8美分/磅,但因質量偏差、雜質多異纖重、包裝差等原因走貨受到一定影響,中國大中型紡企(有進口配額)、貿易商對低質低價的印度棉并不十分“感冒”,因此4/5月份印度棉發運、抵港數量雖然觸底反彈,但幅度有限;
三是因疫情中方對澳棉、西非棉、巴西棉、印度棉等檢驗從嚴從緊,強化進出口商品檢驗監管,加強對來自高風險國家和地區進口商品的風險監測。部分國外棉花出口企業、國際棉商的擔憂加重,裝運有所減緩;
四是5月份人民幣匯率寬幅波動,對中國企業進口的制約、影響顯現。5月最后一周,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匯率曾一度突破7.17,創下2019年9月份以來新低,非美棉裝運、交貨也受到打壓。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國棉花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