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到來,2020年鮮繭的價格行情走勢就印證了這一點。在今年新冠疫情這樣特殊的年份中,今年的鮮繭收購也充滿了變數。
根據農業部門統計,2019年廣西區桑園面積約295萬畝,蠶繭產量約38萬噸,蠶桑生產覆蓋約82萬農戶,涉及從業人員約370萬人,戶均養蠶收入2萬多元。廣西區的鮮繭產量實際占全國50%以上。河池地區及周邊的鮮繭產量占據全區鮮繭產量的35%以上。我們取其中產量最大的宜州區的鮮繭上市價格做簡要分析:
第一批
宜州地區自4月17日開始上市春繭,第一批春繭上市時間與去年基本保持一致,上市初期為每公斤24-26元,這期間,繭販利用疫情下的恐懼心理,至蠶農家直接收購蠶繭壓價現象時有發生。2019年宜州首批春繭收購價在34-36元/公斤左右)。隨著上市量的增加,春繭質量普遍較好,化蛹率大幅提高,收購價格逐漸在每公斤26-28元左右,五一期間收尾價格在每公斤30-32元左右。
疫情對蠶桑產業影響開始顯現。根據廣西繭絲綢協會調研,隨著廣西區第一批春繭于4月中旬在忻城、橫縣、那坡等地批量上市,收購價格為30~31元/kg,較去年底降幅達48%。疫情的影響已經傳導到蠶桑產業,農民開始退訂小蠶,小蠶共育戶開始減少共育蠶種數量,蠶種場開始減少蠶種生產。
第一批蠶繭上市后,部分蠶農采取條桑育蠶法和降低養蠶數量等形式展開蠶桑生產,減少人工費用,拉開養蠶批次的間隔時間。
4月20日,宜州區繭絲綢協會發出公開信,提出倡議:降低養殖批次兩到三批;注重上蔟時間和質量;杜絕毛腳繭上市。
第二批
自5月10日左右進入上市高峰,收購價格普遍在每公斤32元左右,最高為35元左右,收尾價格在每公斤33元左右。整體質量較好,凈度等指標較好。在首批鮮繭上市價格每公斤24元的價格對農民積極性產生影響,反映到小蠶發種量上,有發不完倒掉的情況。
第三批
自5月23日左右第三批鮮繭大量上市,整體價格好于第二批,收購價格整體在每公斤36元左右,至5月底,尾繭價格在每公斤39元左右。但同時期僵蠶價格在每公斤40-50元左右。雙宮繭價格在每公斤34元左右。
第四批
6月9日開始進入上市高峰,受到連續暴雨影響,繭質一般,整體收購價格在每公斤32元左右,飼養質量差異拉大,最低的只有每公斤27元左右。
第五批
6月22日開始按照片區逐步進入上市高峰,價格普遍在每公斤31元左右,不超過32元。
第六批
6月27日第六批鮮繭開始上市,價格多數在每公斤26-28元,第六批蠶訊一般或較差,價差拉大,價格一般在每公斤24元到31元之間浮動。
疫情之下,根據當地蠶種生產部門蠶種生產和訂種情況和小蠶共育戶的發種情況大致推算,第一批和第二批訂種量同比下降10%到20%左右,第三批受到第一批春繭價格的直接影響,訂種量同比下降40%左右。
第四批鮮繭發種量在前期繭價回升的直接帶動下,有較大回升,同比下降約20到30%左右。根據了解,當鮮繭收購價格在每公斤34到36元以下時,蠶桑種養大戶出于雇傭人工成本的考慮會減少飼養數量。本人及家庭勞力每批最多能養1張,宜州、環江等主產區6畝桑園以上的種養大戶占比30%-40%。
根據了解,2020年廣西區桑園新增面積有所增加。根據向農業部門了解,截至2020年5月30日,全區發放蠶種約363.1萬張。目前廣西區蠶繭平均收購價格約30元/公斤,低于蠶農期望繭價40元/公斤。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金蠶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