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份以來,主產區新麥收購價在經歷近1個月上漲之后,市場購銷逐漸趨于理性,價格從前期的持續走高而止漲趨穩,部分地區小幅回調。監測顯示,目前華北地區制粉企業新季普通小麥主流進廠價2330~2360元/噸,較月初回落10~20元/噸。
今年夏收以來,農戶及貿易商惜售心理較強,近期新麥價格止漲回調,部分持糧貿易商開始躁動起來。后市麥價是漲是跌,手中小麥是去是留,持糧主體猶豫不決。
市場人士指出,我國小麥市場供需格局整體相對寬松,尤其政策調控下的小麥價格大幅波動概率很低。囤糧賭市或增加市場機會,但也會承擔較大的市場風險。
新麥止漲回調購銷趨向理性
據市場反映,近期主產區新小麥市場購銷逐步趨于理性。由于擔心后市風險,一些貿易商繼續追漲的情緒已經不高,小麥出貨較前期增加;而制粉企業由于面粉出貨不好,開機率較低,因此也不急于收購,繼續提價意愿不大。
各地新麥價格大多止漲趨穩,華北部分高點價位小麥價格多頻率、小幅度出現回調。
當前,面粉企業普通新小麥收購價:河北1.15~1.185元/斤,山東1.16~1.19元/斤,河南1.14~1.175元/斤,江蘇1.14~1.17元/斤,安徽1.12~1.16元/斤,湖北1.12~1.14元/斤。山東、河北及河南部分地區回調0.005~0.01元/斤。
本輪主產區麥價調整,一方面是由于近期糧庫輪換收購放緩,有的已進入收尾階段;另一方面,面粉進入消費淡季,企業開工率不高,小麥剛需有限,多根據到貨情況靈活調整收購價格。價格調整基本體現于華北市場,南方產區小麥價格維持穩定。調整幅度多是小幅回調,高價區麥價窄幅下調暫未對市場重心帶來明顯影響。
近期,主產區優質小麥價格依舊穩定。山東菏澤“濟南17”優質小麥收購價2480元/噸,河北石家莊“藁優2018”為2420元/噸,河南鄭州“鄭麥366”為2430元/噸。據了解,在今年的新麥收購過程中,很多小商販與收儲企業對優質強筋小麥進行了單收單儲操作,市場優質優價意識明顯增強,新產優質強筋小麥價格也因質量有了保證而表現堅挺。
豫南麥價偏低傳言預案將啟
目前主產區中,河南、山東、河北尚未啟動托市,尤其河南小麥占到全國的1/4,市場關注度較高。近期主產區小麥價格止漲回調,有利于部分地區小麥托市預案的啟動。河南南部地區啟動小麥托市收購預案條件基本成熟。
市場反映,近期河南各級儲備輪入接近尾聲,同時南部雨水較多,部分保管條件不佳的貿易商出貨積極性增強,面粉企業小幅回調小麥進廠價。目前,河南周口國標二等新季小麥進廠價1.14元/斤,駐馬店1.125元/斤,市場認為小麥進廠價普遍略低于最低收購價,近期啟動托市收購預案的可能性較大。河南中部及北部地區面粉企業較多,加之毗鄰河北,小麥外運數量較多,當前價格多在1.14~1.17元/斤,個別高價1.18元/斤,仍高于最低收購價。
河北、山東短期內啟動托市預案的概率仍然不高。當前河北面粉廠小麥主流到廠價為1.165~1.185元/斤(二等),折合三等糧價格在1.14元/斤以上。山東面粉廠二等小麥主流進廠價1.17~1.19元/斤,毛糧折合凈糧價格基本達到1.18~1.20元/斤,均大大高于國家規定的最低收購價水平。上年河北、山東分別于7月14日、7月19日實施托市收購,今年預案的啟動恐怕將會推遲。
新麥采購流拍陳麥拍賣冷清
據了解,繼6月28日、7月2日中儲糧北京分公司競價采購2020年產新小麥相繼流拍后,7月6日競價采購的8.3萬噸新小麥繼續流拍。其中河北三河直屬庫競拍底價1.192元/斤,天津轄區競拍底價1.19~1.195元/斤,北京轄區競拍底價1.20~1.21元/斤。
7月10日,中儲糧北京分公司競價采購7.7萬噸新小麥,僅天津薊州儲備庫成交1000噸,成交價格為1.195元/斤。
7月6日,河北張家口地方糧食儲備庫競價采購1.39萬噸2020年產河北小麥,底價1.21元/斤,全部成交。7月8日,河北雄縣地方儲備庫競價采購7780噸2020年產河北小麥,底價1.23元/斤。可以看出,在儲備糧輪換采購中,地方輪入價格多高于中央儲備糧。
有消息稱,7月16日北京市市級儲備計劃競價采購國產硬質白小麥24.53萬噸,等級應符合國標小麥二等及二等以上,底價以二等為基礎價,相鄰等級差價為40元/噸,最高結算標準為一等,不執行“半等級半增減價”。本次集中采購數量較大,市場關注度較高。
7月8日,國家繼續進行最低收購價、國家臨時存儲、跨省移庫小麥競價交易,總計投放量為105.89萬噸,成交2.93萬噸,成交率為2.76%。市場認為,由于基層對于新小麥仍存惜售情緒,部分面粉企業對政策性糧食還有一些需求。雖然近兩次成交量均有少量增加,但整體成交依然處于較低水平,對當前的小麥市場影響不大。
收購同比緩慢整體仍屬正常
近期夏糧進入收購高峰期,六大小麥主產區中,湖北、安徽、江蘇三省已啟動小麥最低收購價收購,糧食儲備企業、貿易企業、加工企業等多元市場主體積極入市收購。截至7月5日,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2790.7萬噸,累計收購最低收購價小麥333.6萬噸。收購進度雖較上年緩慢,但整體收購狀況仍屬正常。
近期進行的政策性小麥移庫,可以有效緩解主產區倉容壓力,調入省份多為主銷區和非主產區,也能促進政策性糧食銷售,同時也有利于市場預期趨于理性,避免糧價大幅波動。
市場預計,受后市小麥上市量增加、托市范圍擴大及部分倉容緩解的影響,7月中下旬小麥收購進度有望加快。
囤糧或有機會但也承擔風險
市場機構預計,7月中下旬,儲備庫輪入將逐步接近尾聲,加之中間環節存糧數量較多,供應壓力或將進一步凸顯,預計新小麥價格將階段性穩中偏弱震蕩。進入8月份,隨著開學季以及中秋、國慶雙節的臨近,面粉企業開機率將有所好轉,屆時小麥收購價格可能再次穩中重返堅挺。
筆者認為,目前的小麥價格已基本處于較高位置,后市空間已相對有限。由于我國小麥市場整體供需相對寬松,政策性小麥庫存高企,雖然受產情影響,市場區域性供需會有所差異,但整體缺糧的現象很難發生。無論是政策層面,還是市場層面,小麥價格均不具備持續上漲的條件,預計后市小麥價格的主流態勢將會以穩為主,大幅波動的概率不大。
因此,再度提醒存儲小麥的貿易商,囤糧可能會增加市場機會,但所要承擔的市場風險也是很大的。當前情況下,仍不宜盲目秉持囤糧賭市的心理,畢竟市場的變化往往是“猝不及防”的。一旦后市因小麥價格波動而帶來經營風險,后悔晚矣。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糧油市場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