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庫存偏低及消費轉好,5月底以來,鄭州菜油期貨振蕩走高,主力合約刷新近7年來高點,走出2017年以來最大一波漲幅。展望后市,國際菜油繼續減產,加之進口受阻,國內菜油供應短缺。然而,隨著疫情緩解,需求逐漸回暖,供需形勢轉緊,菜油期貨偏強走勢仍將延續。
供應明顯下降
中加關系一直未能緩和,導致中國從加拿大進口菜籽的數量大幅減少,沿海油廠因原料不足,開工率長時間維持在較低水平,沿海油廠菜油庫存在低位徘徊。雖然菜油進口有所增加,但因菜籽進口數量下降,菜油以及料折油整體進口量仍呈下降趨勢。據監測,1—5月我國進口菜籽數量為127.9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27.45%。受中加關系影響,后期進口量仍難擴大。根據船期預計,6月、7月、8月、9月進口量將分別為24.9萬噸、22萬噸、30萬噸、18萬噸,大幅低于往年每月40萬—50萬噸的進口水平。
進口菜籽數量下降,導致沿海油廠庫存偏低。截至7月17日,沿海地區油廠菜籽庫存為24.4萬噸,周環比減少5.3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45.66%,為歷年同期最低水平。同時,由于菜籽庫存不足,使得沿海地區油廠的菜籽壓榨開工率長時間處于低位。截至7月17日當周,全國納入調查的101家油廠的菜籽壓榨量為5.356萬噸,周環比減少0.9萬噸。今年以來,周度壓榨量一直處于近幾年同期最低水平。
壓榨量較低,菜油產出量相對較低,油廠庫存也偏低。據統計,截至7月17日,兩廣和福建地區油廠菜油庫存為2.92萬噸,周環比略增0.32萬噸,但較去年同期的9.65萬噸下降69.74%,為歷年同期最低水平。另外,華東地區(江蘇、安徽、上海)油廠的菜油庫存同樣偏低,截至7月17日為18.55萬噸,較去年的38.16萬噸減少51.39%;長江中下游地區油廠的菜油庫存為5.65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77.69%。
需求繼續轉好
近幾個月,國內疫情大為緩解,雖然吉林、北京、新疆等地出現個別病例,但相信在群防群控下,疫情基本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控制。目前,餐飲業已經大幅恢復,隨著電影院等場所逐步開放,人們生產生活井然有序,油脂消費將逐漸恢復正常。同時,下半年油脂消費旺季日益臨近,下游小包裝油生產企業的中秋節、國慶節等節日備貨將提上日程,消費量增加或是大概率事件。
與此同時,內地國產小機榨菜油消費有部分轉向進口菜油。由于國產菜籽產量有限,農民大多惜售,目前各地菜籽上市步伐較慢,大多油廠因沒有收購到足夠的菜籽而無法開工壓榨,僅有四川地區的個別小機榨油廠開工生產,周壓榨量僅有560噸。此外,長江中下游地區洪水肆虐,菜籽收購停滯,油廠也因洪災、強降雨而無法正常開工,這也影響了部分菜油供應上市。國產小機榨菜油供應不足,而當地又有菜油消費的習慣,這部分菜油消費可能由進口菜油填補。
國際菜籽減產
菜油期貨近期的大漲除了國內供需偏緊外,全球菜籽供需偏緊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畢竟中國的菜油以及菜籽供應大部分依賴進口。加拿大統計局發布的播種意向報告顯示,今年加拿大的菜籽播種面積將達到2060萬英畝,比上年減少1.6%,這將是加拿大連續第3年播種面積減少,創下20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低于業內平均預期的2110萬英畝。加拿大農業暨農業食品部預計,2020/2021年度加拿大菜籽期末庫存為230萬噸,比4月預測值低40萬噸,也是4年來的最低庫存。另外,法國分析機構戰略谷物公司本周發布報告,將2020/2021年度歐盟菜籽產量預測數據調低到1668萬噸,低于上年的1692萬噸,創下2006年以來的新低產量。
綜上所述,進口菜籽減少,內地壓榨尚未全面開展,使得菜油供應出現階段性不足,而需求隨著疫情緩解逐漸轉旺,加之國際菜籽連年減產,菜油供需偏緊格局難以改變,菜油期貨仍將維持偏強走勢。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