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業上半年利潤總額預計超過700億元,其中二季度回暖明顯。截至7月28日,申萬水泥板塊18家上市公司中,有7家發布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4家預增、3家預減。此前,受疫情影響,部分水泥公司出現業績下滑,隨著該因素在二季度逐漸消減,相關公司預減幅度也在收窄。
隨著3月開始復工復產、新項目啟動,水泥行業回暖明顯。5月,水泥需求創下歷史同期最高;6月,產量接近2.3億噸。五六月份單月同比增速均超8%。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至6月,水泥累計產量為99823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4646萬噸,1至6月水泥產量同口徑和全口徑分別回落4.80%和4.45%,同比降幅較前期收窄3.4個百分點。分月份看,6月全國水泥產量增速繼續上行,同比增長8.4%。
國內水泥業面臨結構性調整
縱觀國內水泥企業的發展歷史,可以說經歷了一個由多而分散的市場過渡到大而集中的市場。兼并重組謀求高質量發展的戲碼其實一直都有在上演。整體來看,1997年-2014年,伴隨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大批基建項目的建設,我國水泥產量基本保持著相對高速且穩定的產能增長。
不過,快速增長之后,也帶來了行業產能過剩,供過于求的問題。2015年開始,隨著供給側改革概念的提出,以及需求萎縮,整個行業進入了產能調整階段,產量呈下降趨勢。14-18年間,國內水泥產量從峰值的24.8億噸跌至了21.8億噸。
與此同時,國內各大水泥企業也開啟了兼并重組,強強聯合的戲碼。行業集中度不斷攀升。據中國水泥網統計數據顯示,14-19年,國內產能Top10的企業集中度從不到40%提升至了超過50%。
全國水泥企業數量也從2015年的近3500家,減少到了2019年的約2800余家。國內頭部的兩家水泥大廠中國建材和海螺水泥,便是上一輪收購中最大的玩家。
中國建材集團南方水泥公司并購了浙江、江西、上海、江蘇、安徽等地數百家中大型水泥企業,創造了世界水泥發展史上的奇跡和企業整合的范例。
2015年,海螺水泥分三次取得了西部水泥的實控權,此后還收購了江西圣塔集團以及巢東水泥業務相關資產。
此外,一些區域性的龍頭水泥企業,如華潤水泥、華新水泥、冀東水泥、金隅水泥等也通過合并的方式,不僅是企業市占率和盈利能力獲得提升,同時減輕了國內水泥企業同業競爭的壓力。
2017年,國內建材行業,更是迎來了兩家“巨無霸”企業的合并,中國建材集團作為母公司吸收合并了中材集團,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建材企業。
行業全年效益可期
目前水泥行業處于淡季,產能釋放未進入正常水平。同時,大型施工企業的基建訂單呈增長態勢,加之房地產存在旺季趕工及續建工程趕工需求,下半年整體的水泥需求問題不大,全年利潤將為1500億元左右。
廣發證券研報認為,雨季不改行業趨勢,下半年趕工可期。今年以來基建需求超出預期,下半年仍將繼續;地產竣工端裝修需求下半年到明年將持續復蘇。太平洋證券在行業周報中直言,下半年企業銷量有望延續二季度的增速,后續需求集中釋放或帶動價格恢復反彈。
不過,行業仍存在一些風險:水泥價格依然低于去年同期,即使上漲也難超過去年高點;庫存也比去年高出一成。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金投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