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州、寧波、青島等地幾家大型棉紗貿易企業估算,7月份進口紗抵港數量預計15-15.5萬噸,以越南紗、印度紗、巴基斯坦紗、印尼紗、烏茲別克斯坦紗為主,但40S及以上普梳和精梳紗的明顯減少,32S及以下支數的占比或超過85%(含OE紗、巴基斯坦8S-16S賽絡紡紗)。
部分貿易商、織布廠判斷,因7月份以來港口保稅、清關棉紗持續處于“入多出少”、庫存緩升的狀態;再加上國內很大一部分棉紡廠棉紗降檔降支,與中高配進口紗競爭白熱化(小紗廠、小織布廠因減停產讓出來的消費需求市場很快被大中型棉紡廠占領),因此截至7月底港口保稅棉紗+非保稅棉紗總量或達到14-16萬噸。
青島、張家港等地的棉紗企業反饋,因7/8月份抵港的2019/20年度美棉、2020年澳棉數量比較大,疊加5月下旬以來江浙、山東和河北、河南等地小織造廠對進口紗需求疲軟,因此港口庫容非常緊張,部分貿易商或提前一至兩個月預訂保稅庫或抓緊清關后轉運至內地其它倉庫存放(減少倉儲費、滯納金等支出)。
從調查來看,受近日ICE棉花期貨主力合約從59.51美分/磅上漲至64.48美分/磅(破65美分/磅關口在即)、印度國內棉花期現價格上漲及其國內棉紗需求觸底反彈等因素推動,印度OE紗、普梳紗FOB/CNF報價穩中偏強;而高支普梳紗、精梳紗報價則試探性上漲1-2美分/公斤;但越南紗、巴紗及中亞的外盤報價受ICE期貨的影響并不大,整體以穩中偏弱為主,印紗報價“脫群”而出。
越南某3萬錠紗廠表示,因中國儲備棉輪出降低紡紗成本、人民幣對美元升值(8月5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盤中升破6.94,創近5個月新高。自低點算起,近兩個月人民幣匯率反彈超兩千點)及中國國內棉紗需求恢復比較緩慢,因此該廠C20S-C32S中高配包漂紗出口遇到比較大的難題,庫存不斷增長,減停產已勢在必行。因全球疫情二次爆發、中美關系充滿變數,該廠對紡服業“金九銀十”也并十分看好,計劃按中國客戶訂單生產,盡可能不做庫存。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國棉花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