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主產區小麥市場在經歷月初的短暫調整之后,繼續偏強運行。華北地區小麥價格領漲市場,南方麥區小麥價格穩中補漲。監測顯示,7月底主產區制粉企業新季普通小麥主流進廠價為2320~2440元/噸,較月初上漲30~50元/噸。我國小麥市場供需格局整體相對寬松,在供需并不缺糧的情況下,夏收小麥價格持續強勢運行。有市場人士指出,今年的小麥市場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年,受疫情常態化的影響,對市場及各用糧主體而言,或是挑戰,或是機遇。
夏收新麥價格持續堅挺上行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夏收小麥市場心理發生改變,新小麥收購價格持續偏強運行,華北麥價引領主產區市場。主產區小麥價格不僅同比重心上移,而且高點價格出現的時間也較上年提前。
截至7月底,河北邢臺容重790g/L、水分12%普通新小麥收購價1.195~1.205元/斤,山東德州1.20~1.225元/斤,河南新鄉1.16~1.19元/斤,江蘇泰州1.15~1.17元/斤,安徽亳州1.15~1.167元/斤,較月初上漲0.015~0.025元/斤。全國小麥主產區市場均價為1.162元/斤,較上年同期高0.046元/斤。
7月底,主產區山東菏澤“濟南17”優質小麥收購價2530元/噸,河北石家莊“藁優2018”為2420元/噸,河南鄭州“鄭麥366”為2430元/噸,較上年同期高出60~120元/噸。
據市場反映,今年夏收小麥市場的兩大特點是“惜售”和“搶購”同時存在。一方面,農戶及貿易商惜售心理較強,導致收購進度同比偏慢;另一方面,下游收購心態積極,部分地區出現搶糧現象,新小麥價格不斷攀升。
近日有消息稱,作為全球最大的面粉加工企業,五得利集團各分公司收購模式從8月1日由自收模式轉向定額獎勵模式。即當經紀人和企業達成送糧意愿后,一旦完成約定數量,將會收到企業額外給予的0.01元/斤的獎勵。據了解,當前五得利在山東、河北的廠家小麥進廠價格已普遍超過1.20元/斤。如山東禹城五得利白麥1.225元/斤、紅麥1.217元/斤,山東青島五得利白麥1.22元/斤、紅麥1.20元/斤;河北趙縣五得利白麥1.23元/斤,深州五得利白麥1.22元/斤。
緣何麥價上漲“腳步”難停下
國家統計局預計,2020年全國小麥產量13168萬噸,比2019年增加75.6萬噸。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公布的2020年新收獲小麥整體質量為近10年來最好,一等比例、三等以上比例創歷史新高,新年度小麥有效供給能力增強。
據統計,截至7月下旬,國家臨儲小麥剩余庫存數量8713萬噸,同比增加1593萬噸。其中,2014年至2016年產4226萬噸,2017年產2099萬噸,2018年產156萬噸,2019年產2224萬噸,政策性小麥庫存依然高企。
國內小麥市場供需格局相對寬松,供給并不缺糧,但夏收以來的小麥價格卻持續偏強運行,原因何在?
原因一:受疫情影響,加之局部地區減產,部分農戶惜售心態與自存自用思想并存;而貿易商由于看好后市小麥價格,囤糧待漲的行為也較上年增加。據市場反映,當前多數貿易商手中均存有一定數量的小麥。雖然市場處于夏收小麥集中上市時期,但各地上市量并不多,部分地區市場甚至出現量價分離,個別地區糧源供給略顯偏緊。
原因二:由于疫情期間中央及各級地方儲備糧輪出數量較大,剛性補庫需求較強,為吸引糧源,報價普遍較高,一定程度上支撐市場階段性小麥價格走高。如中儲糧北京分公司2020年新產小麥采購北京區域底價為2440~2460元/噸,天津區域底價為2420~2430元/噸。北京市儲小麥采購最高成交價2520元/噸,最低成交價2460元/噸,成交均價2482元/噸。
原因三:目前主產區湖北、江蘇、安徽、河南四省已經啟動托市收購預案,小麥最大生產省河南先后分三批共9市啟動。隨著托市收購范圍逐步擴大,政策對市場的底部支撐更加堅實。截至7月25日,江蘇最低收購價小麥收購量同比增加33萬噸,湖北同比多購13萬噸。
原因四:玉米市場的瘋狂使得飼料成本增加,越來越多的飼料廠家開始采購小麥,無形中提振了小麥行情。國家糧油信息中心7月份預計2020/2021年度全國小麥用于飼料消費及損耗量為1750萬噸,比上年度增加200萬噸。
7月29日,政策性小麥拍賣累計投放109.81萬噸,實際成交22.99萬噸,成交率20.93%,成交凸現大幅提高。據業內人士分析,本次成交率提高的最主要原因是玉米價格持續高漲,飼企積極參與競拍小麥,部分飼料廠拿下不少小麥。
后期小麥市場風險不可不防
有市場機構預計,進入8月中下旬以后,隨著開學季以及中秋、國慶雙節的臨近,面粉企業開機率將有所好轉,市場需求將會增加,小麥價格可能繼續維持階段偏強態勢,但后期面臨的風險不可不防。
風險一:上年國家臨儲小麥自7月中旬后暫停投放,但今年拍賣并沒有停止。國家臨儲小麥繼續投放市場,很大程度上對市場起到“穩壓器”作用。新小麥價格一旦超過拍賣糧進廠成本,用糧企業會相應選擇臨儲小麥進行補庫。
風險二:近期國家已出手調控玉米,督促出庫進度,隨著臨儲玉米逐步到達需求終端,供應偏緊張的局面將會逐步緩解,加之南方新玉米上市時間臨近,玉米價格將會逐步趨于穩定,高價區價格適度回調的可能性也會逐步提高。一旦小麥、玉米價差適度拉開,飼料廠對小麥的采購力度也會相應減弱。
風險三:進入9月份之后,受學校開學、農戶及貿易商騰倉收購玉米的影響,基層銷售小麥的積極性將會增強,屆時供應壓力也會加大。
市場人士建議,今年我國夏糧豐產豐收,小麥品質良好,農民除了留存一定數量自用口糧之外,應根據所處地區的周邊形勢擇機出手,切勿賭市。特別是對于不具備完善倉儲條件的農戶,當前正值汛期,及時出售存糧,最大程度減少儲存環節損耗損失。貿易商也要審時度勢,該出手時就出手,以規避后市潛在風險。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糧油市場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