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全國小麥看中原,中原小麥看河南”,而今年的河南小麥市場更有“看頭”。上周,自我國最大的小麥主產省——河南的漯河、許昌等地小麥托市收購啟動后,當地及周邊地區小麥價格是一天一個價,最終對全國小麥市場供需關系及價格走勢形成了較大影響。
據筆者調研發現,當前安徽、江蘇、河南、河北等小麥主產省基層小糧點貨源所剩無幾,市場上大部分小麥貨源集中在倉儲條件好、資金雄厚的大中貿易商手中,市場普遍看好后市,部分貿易商持有較強的“坐等小麥價格上漲”的心理。他們的主要依據如下:
一是雖然今年小麥質量不錯,各項指標均好,但市場對產量有分歧。如,有人認為部分地區減產幅度為15%—20%,尤其是豫南地區出現不同程度減產,但也有人認為河北等地是持平或略增產的。
二是玉米價格上漲推動小麥價格走強。近期,市場上有較多的被拍賣的庫存最低收購價小麥進入了飼料原料市場,這增加了小麥市場需求,利于小麥價格上漲。有市場人士認為,當豬和人開始爭口糧時,肯定會促使制粉企業加大小麥收購力度。
三是托市收購開秤時間延后。往年,河南托市收購開秤在7月中上旬,正處于農民賣糧高峰期,糧源相對分散,基層貿易商隨收隨走,利潤少,但是數量多,收入也相當可觀。今年河南正式開啟托市收購開秤時間在7月底8月初,過了農民賣糧高峰期,基層糧販由于資金和庫存條件限制,存貨量少。有條件的大糧販,糧食入倉,對市場價格期望值高,捂糧不出。此外,7月底小麥進入了害蟲活動期,遲遲未等到托市政策的糧販已經熏倉,且當前不到散氣期,這也造成市場糧源看似緊缺的局面。
四是天氣有影響。近期,河南等地進入雨季,雨水偏多,小麥運輸受阻,減緩了小麥流通速度,促使小麥價格上漲。
不過,小麥價格不會大幅上行。就目前面粉廠的收購價格來看,還在可接受的正常范圍之內。每年11月左右,面粉企業進入加工旺季,小麥市場會出現一個漲價小高潮,今年應該是高潮期提前。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