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在三大糧食品種中,稻米市場走勢最弱,玉米最強,后期稻谷與小麥、玉米的比價仍有下降可能。稻谷與小麥、玉米的比價下降,將使稻谷和小麥對玉米的替代作用進一步增強。
稻谷和小麥是我國主要口糧,長期以來,在確保口糧絕對自給的方針指引下,國內稻谷和小麥價格均高于玉米,三者比價通常為稻谷>小麥>玉米。2004年以來,在最低收購價政策支持下,稻米市場走勢“一枝獨秀”,稻谷與小麥、玉米的比價也持續走高。以安徽省為例,2017年7月底,全省早秈稻收購價2590元/噸,小麥收購均價2340元/噸,玉米收購價1660元/噸,三者的比價為100∶90.3∶64.3。
稻谷玉米一跌一漲縮小價差
近年稻米市場走勢持續低迷,下跌幅度相對較大。反觀玉米市場,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持續推進和去庫存的提前開展,玉米產供需形勢發生了質的變化,逐漸由產大于需轉為供應偏緊,推動玉米市場穩步走強。一跌一漲,二者價差逐漸縮小。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來,隨著玉米價格快速上漲,二者價差縮小勢頭更加迅猛。
以安徽省為例,2018年7月底,全省早秈稻平均收購價降至2344元/噸,同期玉米價格小幅上漲至1744元/噸,二者比價為100∶74.4;2019年7月底,全省早秈稻平均收購價進一步降至2264元/噸,同期玉米價格上漲至1880元/噸,二者比價進一步縮小至100∶83;到2020年7月底,早秈稻平均收購價小幅上漲至2366元/噸,玉米價格上漲到2158元/噸,二者比價進一步縮小至100∶91。而在玉米上漲勢頭最強的山東等地,玉米價格已漲至2600元/噸左右,已經大幅高于新早稻收購價格,甚至高于陳中晚秈稻。
稻谷小麥比價同樣出現變化
稻谷與小麥的比價與此類似,但波動幅度沒有早秈稻與玉米的比價變化大。2018年7月底,安徽省早秈稻平均收購價為2344元/噸,同期小麥價格小幅降至2234元/噸,二者比價為100∶95.3;2019年7月底,全省早秈稻平均收購價降至2264元/噸,同期小麥價格為2184元/噸,二者比價進一步縮小至100∶96.5;到2020年7月底,早秈稻平均收購價小幅上漲至2366元/噸,小麥價格為2263元/噸,二者比價為100∶95.6。安徽省稻谷、小麥與玉米的比價關系也調整為100∶95.6∶91。
四大因素導致稻谷比價下降
稻谷與玉米、小麥等主要糧食品種的比價關系發生變化,2017年以來,在三大糧食品種中,稻米市場走勢最弱,玉米最強。稻谷比價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是政策調整力度不同。2016年以來,稻谷最低收購價連續下調,且幅度相對較大,早秈稻從最高時的2700元/噸下調至2019年的2400元/噸,2020年雖小幅回升至2420元/噸,累計下調幅度仍超過10%;粳稻從3100元/噸下調至2600元/噸,下調幅度超過16%。稻谷最低收購價下調,使其從托市價格轉為托底價格,導致稻米市場持續走弱。而小麥最低收購價下調幅度相對溫和,經過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次下調,小麥最低收購價從2360元/噸降為2240元/噸,降幅5%,因此,小麥價格下跌幅度也相對較小。為化解玉米龐大的臨儲庫存,國家在大幅下調玉米臨時收儲價格后,又于2016年取消了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并調減了玉米種植面積,加大了對玉米深加工的政策支持。在臨儲收購價格大幅下調直至取消后,玉米一度出現較大跌幅,與稻谷和小麥的比價拉大。此后,隨著供求關系的改善,玉米價格逐步回升。
二是供求關系不同。按照“口糧絕對自給”的要求,稻谷及小麥的供應不能出任何問題,因此,多年來我國稻谷和小麥年度產量均大于需求,且庫存較高。其中,稻谷產大于需更甚,2013年以來超過一半的年份產需結余維持在3000萬噸以上,以致每年都要啟動托市收購,而所收購的稻谷去庫存困難,導致稻谷庫存持續增加,目前可滿足國內9個月以上的口糧需求,我國稻谷庫存占全球稻谷庫存的60%以上。由于稻谷產大需最為嚴重,因而走勢相對較弱。小麥也呈產大于需,供求關系相對寬松,但庫存壓力不如稻谷,且陳麥具有后熟優勢,價格反而要高于新麥,因而最低收購價小麥銷售較為活躍,小麥價格的調整力度也不如稻米市場。玉米由臨儲收購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后,供給側改革推進較快,玉米產量2015年后由增轉降,并連續三年下降;需求在深加工快速發展下擴張較快,自2017年后開始出現產需缺口,并逐年擴大,2020/2021年度產需缺口預計達2500萬噸以上。由于玉米需求旺盛,產需缺口巨大,需要通過挖庫存或進口來彌補供應缺口,推動其價格自2017年以來持續上漲。
三是國際形勢影響不同。由于玉米產需缺口逐漸增大,需要通過挖庫存或進口來彌補。隨著高達2億多噸的臨儲玉米逐漸消耗殆盡,后期玉米對外依存度可能持續提升。國際環境復雜多變,使得玉米進口風險日益增加,刺激國內企業增加玉米庫存,推動近期玉米價格快速上漲。反觀稻谷與小麥,因國內庫存充足,產大于需,現階段自給有余,受國際市場的影響較小。普通稻谷更是持續走弱,目前依然運行在2015年以來的低位。
四是投機炒作氛圍不同。今年5月份以來,經過10次拍賣,臨儲玉米均100%成交,累計拍賣成交已達4000萬噸,加上中央儲備玉米拋售,年度供應無虞,但市場依舊較為瘋狂,主要是部分資金炒作推動,存在一定的投機成分。玉米作為“雜糧”,與國際市場的聯動性更強,國家對其價格波動的管制相對放松,對其價格大幅波動更多的是采取市場化方式進行調控,投機炒作難以避免。而稻米和小麥作為口糧,直接關系到居民的米袋子,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多年來實行“米袋子”省長負責制,而且國家有充足的庫存和健全的應急反應機制,投機炒作空間基本沒有,因而走勢較為平穩。
后期稻谷比價仍有下降可能
由于玉米需求強勁,玉米市場已從供大于求轉為供求偏緊,如不對需求端進行限制,產需缺口有日益增大之勢。隨著臨儲庫存的快速去化,供求偏緊的壓力將會進一步增大,后期上漲壓力仍較大。照此趨勢發展,后期玉米比價將可能高于稻谷和小麥。
稻米和小麥短期內仍面臨較大的供應壓力,后期稻谷與小麥、玉米的比價仍有下降可能。稻谷與小麥、玉米的比價下降,將使稻谷和小麥對玉米的替代作用進一步增強,將刺激稻谷和小麥在工業用糧、飼料用糧方面的需求,利于稻谷、小麥、玉米產業在更高水平上健康發展。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糧油市場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