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收獲小麥質量調查情況的報告》顯示,從河北、山西、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四川、陜西等9個小麥主產省采集的2367份樣品質量檢測情況來看,2020年新收獲小麥整體質量為近10年來最好,一等小麥比例、三等以上小麥比例創歷史新高;容重、千粒重、降落數值為近年來較高水平;不完善粒率為歷年來最低。
收購進度落后麥價同比上漲
近期受國內玉米市場擾動,面粉加工企業加大小麥市場采購力度,麥價重心呈現上移態勢,部分區域飼料加工企業和面粉加工企業搶購糧源較為激烈。主產區小麥托市收購進度明顯放緩,部分區域陷入停滯。截至7月31日,國內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量4105.2萬噸,同比減少850.9萬噸。相比之下,2014年至2019年同期國內主產區小麥平均收購量5016.1萬噸,期間最高收購量為2014年的6212萬噸。
受中糧貿易江蘇有限公司委托,8月5日,南方小麥交易市場競價銷售2020年江蘇產紅小麥,起拍價2270元/噸(車板價),成交價2370元/噸。8月4日,山東德州市陵縣糧油總公司計劃采購2020年產白小麥1萬噸,實際成交8500噸,成交價2550元/噸。8月上旬,新產白麥進廠價:江蘇興化2420元/噸,安徽亳州2440元/噸,河南滎陽2460元/噸,山東東明2460元/噸,河北柏鄉2440元/噸。
新麥價漲提振臨儲成交回升
受國內主產區新麥市場價格走高等因素提振,部分區域國家臨儲小麥性價比優勢顯現,用糧主體加大國家臨儲小麥采購力度,國家臨儲小麥周度成交持續回升,政策也加大了北方麥區國家臨儲小麥投放力度。
據統計,自7月下旬以來,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量198.0366萬噸,實際成交量33.9783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18~2342元/噸,其中8月5日成交量18.0146萬噸,創下5月中旬以來新高。分區域看,江蘇實際成交量2.9759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00~2325元/噸;安徽實際成交量2.5443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04~2314元/噸;河南實際成交量12.9855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26~2336元/噸;山東實際成交量5.5717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42~2346元/噸;河北實際成交量5.5107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65~2366元/噸;湖北實際成交量4.3902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288~2290元/噸。
粉企增加采購面粉行情趨漲
隨著國內面粉加工企業糧源加工成本增加以及下游經銷商陸續開始備貨,面粉市場價格穩中趨漲,需求好轉提振面粉企業開工率,尤其是大型面粉企業;麩皮市場價格隨著其產出量增加呈現弱勢運行態勢,大部分地區報價在1900元/噸以內,市場走貨遲緩。
飼料加工企業加大小麥使用力度,很大程度上會對小麥市場主體購銷心理產生影響。據統計,8月6日國家臨儲玉米投放量399.2405萬噸,全部成交,成交均價2005元/噸,周環比下跌32元/噸;最高成交價2300元/噸,周環比下跌80元/噸。截至8月上旬,全國36個大中城市集貿市場和超市富強粉平均零售價為2.72元/500克,標準粉平均零售價2.434元/500克。
上行動力不足政策效應漸顯
雖然今年國內主產區小麥托市收購啟動范圍較上年同期縮小,且托市收購量同比明顯下降,持糧主體惜售及玉米價格大幅上漲,導致飼料加工企業加大小麥飼用替代力度,很大程度上影響流通市場小麥供需格局,尤其是對麥市購銷主體經營策略帶來影響。
據統計,截至8月上旬,國家臨儲小麥剩余庫存數量8679萬噸,同比增加1558萬噸。其中,江蘇1608萬噸,同比增加251萬噸;安徽1970萬噸,同比增加382萬噸;河南3956萬噸,同比增加637萬噸;山東450萬噸,同比增加144萬噸;河北460萬噸,同比增加138萬噸;湖北234萬噸,同比增加6萬噸。
隨著國內麥價階段性上漲,流通市場供需格局漸趨發生變化,國家臨儲小麥成交好轉,增加市場有效供給,政策加大國內玉米市場調控力度,小麥、玉米價差變化將影響其飼用替代情況,市場主體購銷心理預期很大程度上影響其采購和銷售策略。預計短期內國內麥價進一步上行動力不足,政策對麥價走勢的阻力效應將逐步顯現,流通市場麥價變化將影響國家臨儲小麥成交情況。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捎糜诖_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糧油市場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