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鋅貿易主要從南美洲流向亞洲
鋅礦供應主要來源于亞洲、南美洲、北美洲
2020年,預計全球鋅礦產量將達到1460萬噸,其中亞洲的鋅礦產量最大,約為600萬噸,占比達43%。其余產量比較大的地區為南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其中南美洲的鋅礦產量約為220萬噸,占比達15%;北美洲的鋅礦產量接近南美洲,約為200萬噸,占比也達到了13%;大洋洲的鋅礦產量約為140萬噸,占比達10%。
精煉鋅供應主要來源于亞洲
鋅礦需要經過冶煉廠的加工才能得到精煉鋅。2020年,預計全球精煉鋅產量將為1450萬噸,其中亞洲的精煉鋅產量最高,達到900萬噸,占比高達62%。歐洲的精煉鋅產量也很大,約為220萬噸,占比約為16%。北美洲的精煉鋅產量約為140萬噸,占比約為10%。由于亞洲的冶煉產量占比過半,因此本文著重分析亞洲的產量分布。
亞洲最大的精煉鋅生產國是中國,隨著近幾年鋅冶煉產能的集中投放,預計2020年產量將達到660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46%。除中國外,亞洲第二大鋅冶煉國是韓國,產量約為100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7%。與此同時,印度、日本精煉鋅產能增速,產量分別約為80萬噸和55萬噸,但相比中國和韓國,整體產量還是有一定差距。
通過鋅礦生產地區和鋅冶煉生產地區的對比可以發現,鋅礦的主要產地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而鋅冶煉的主要產地在亞洲,因此大量的鋅礦需要從南美洲通過貿易流向亞洲。
精煉鋅需求主要在亞洲
鋅的主要消費地區也在亞洲,從數據可以看出鋅產業鏈的布局是從資源端向消費端逐步過渡的。2020年,預計全球精煉鋅的消費量將達到1400萬噸,其中亞洲的精煉鋅需求量最高,達到960萬噸,占比高達68%。歐洲的精煉鋅需求量為230萬噸,占比約為全球的16%,排名第二。北美洲精煉鋅的需求量相比其余地區也很大,需求量為130萬噸,占比約為10%,其中美國精煉鋅需求量為97萬噸,占北美洲精煉鋅需求量的74%。同樣由于亞洲的冶煉產量和精煉鋅的需求量占比均遠超50%,因此我們將亞洲的產量拆分出來分析。
毫無疑問地,亞洲地區最大的精煉鋅需求國是中國,預計2020年需求量將達到710萬噸,約占全球總需求的50%。盡管無法與中國相比,但印度和韓國在亞洲地區精煉鋅的消費量均為65萬噸左右,約占全球總需求的4.6%,遠超參與排名的其他亞洲國家。通過近10年的數據觀測,可以發現,印度和韓國的需求量保持平穩上升的趨勢,且預計未來需求量仍會持續增長。值得注意的是,東南亞國家中越南精煉鋅的需求量近10年有成倍數的增長,2020年需求量已達15萬噸,占全球總需求約1.1%。
通過精煉鋅生產地區和鋅消費地區的對比可以發現,雖然兩者的最大占比均為亞洲,但是其中具體占比情況還是有所不同。中國的需求占比更大,雖然印度和韓國也是鋅的需求大國,但是這兩個國家需求占比相對精煉鋅供應占比較小,因而貿易流也是印度和韓國出口為主。
鋅產業鏈貿易流向
通過把鋅礦生產地區、鋅冶煉生產地區和鋅消費地區進行對比,可以發現,鋅的貿易路徑主要是從南美洲、非洲、地處歐亞的俄羅斯、大洋洲流向亞洲、歐洲其他地區。因為在南美洲、非洲、俄羅斯和大洋洲均出現了鋅礦產量、鋅冶煉產量到鋅需求量逐漸減少的情況;而在亞洲、歐洲則出現了鋅礦產量、鋅冶煉產量到鋅需求量逐漸增多的情況。其中上游生產量和下游需求量相差最大的就是亞洲和拉丁美洲。而北美洲地區則相對較為平均,大體可以自給自足或者通過產業布局進行高端和低端產業的調配解決供應問題。
B鎳貿易主要從大洋洲、南美洲流向亞洲
鎳礦供應
全球鎳礦主要來自亞洲和大洋洲,兩地加起來占比在65%左右。2020年,預計全球鎳礦產量達到242.6萬噸,其中亞洲的鎳礦產量最大,達到113.9萬噸,占比約為47%。其余產量比較大的地區為大洋洲、拉丁美洲和俄羅斯,其中大洋洲的鎳礦產量約為44.2萬噸,占比達18%;拉丁美洲鎳礦產量約為25.5萬噸,占比也達到了10%;俄羅斯的鎳鋅礦產量占比約為全球的9%,產量約為20.7萬噸。
全球鎳礦資源分布中,紅土鎳礦約占55%,硫化物型鎳礦占28%,海底鐵錳結核中的鎳占17%。因此,若把鎳礦分成紅土鎳礦和硫化鎳礦兩個維度來看,會發現在地區的分布上有很大的差異。大多數具有工業意義的紅土型鎳礦床均發育于橄欖巖基巖之上,是在熱帶或亞熱帶地區經過大規模的長期化學風化,由鐵、鋁、硅等含水氧化物組成的疏松黏土狀礦石。
在鎳礦產量較大的亞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紅土鎳礦的產量占比更高。亞洲的紅土鎳礦產量占比高達91.5%,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大洋洲的紅土鎳礦產量占比為72.56%,主要分布在新喀里多尼亞、澳大利亞以及巴布亞新幾內亞;拉丁美洲的紅土鎳礦則幾乎為紅土鎳礦產出,占比高達97%。硫化礦則主要分布在俄羅斯、北美洲、中國以及部分澳大利亞地區。
鎳冶煉產量
由于上游原材料的不同,相應地采用的技術和產出產品的流程也不盡相同。因此,在鎳冶煉產量方面,本文也分開來分析。2020年,預計全球鎳冶煉產量將達到259萬噸,其中NPI產量有100萬噸以上,鎳鐵產量達到43.3萬噸。亞洲的鎳冶煉產量最高,達到157.5萬噸,占比高達61%。歐洲的鎳冶煉產量第二但量級已經小了很多,約為28.3萬噸,占比約為全球鎳冶煉產量的11%。大洋洲的產量為21.2萬噸,占比約為全球產量的8%。拉丁美洲、俄羅斯、北美洲的占比約為6%、6%、5%。由于亞洲地區的冶煉產量占比超過60%,因此我們著重分析亞洲的產量分布。
亞洲最大的精煉鋅生產國是中國,預計2020年產量將達到81.5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31.5%。在81.5萬噸的鎳金屬產出當中,有52.6萬噸來自NPI生產,占比達65%。除中國外,亞洲地區第二大的冶煉國是印度尼西亞,產量約為51.4萬噸,占全球總產量19.8%。可以看到,中國和印度尼西亞是全球最主要的鎳冶煉生產國,產量占比在50%以上。
通過鎳礦和鎳冶煉主要生產地區情況我們可以看到,亞洲鎳礦產量僅有47%,但冶煉產量達61%,說明部分礦源需要進口;歐洲的冶煉產量也大于礦產量,需要外部進口。主要進口區域為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喀里多尼亞以及巴布亞新幾內亞,還有拉丁美洲和北美洲等。
金屬鎳需求
鎳的主要消費地區也集中在亞洲地區,并且集中度很高。2020年,預計全球金屬鎳的消費量將為250萬噸,其中亞洲的金屬鎳需求量最高,達到193.6萬噸,占比高達78%。歐洲的金屬鎳需求次之,但需求量僅為33.3萬噸,占比約為全球的13%。北美洲作為第三大需求地區,金屬鎳的需求量僅為15.3萬噸,占比約為6%。同樣由于亞洲的冶煉產量和金屬鎳的需求量占比均遠超50%,因此我們將亞洲的需求量拆分出來分析。
毫無疑問地,亞洲最大的金屬鎳需求國是中國,預計2020年需求量將達到136.3萬噸,即便從全球的角度來看,中國占比也高達54.5%。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和印度的需求量也在全球前列,分別為17.5萬噸、17.4萬噸、9.9萬噸和6.5萬噸,占比分別為7%、7%、4%和2.6%。
北美地區的主要需求量在美國,美國需求量達14.1萬噸,占比5.6%。歐洲的主要需求相對較為分散,包括德國、意大利、比利時、西班牙等,需求占比分別為2.9%、2.2%、1.5%和1.4%。
通過對比金屬鎳生產地區和金屬鎳消費地區的可以發現,雖然兩者的最大占比均為亞洲,但是依然需要從大洋洲、俄羅斯、非洲等地進口NPI或者中間品作為補充。
鎳產業鏈的貿易流向
通過把鎳礦生產地區、鎳冶煉生產地區和鎳消費地區進行對比,可以發現,鎳的貿易路徑主要是從大洋洲、南美洲流向亞洲、歐洲。因為在亞洲、歐洲均為明顯的下游產業鏈產量/需求大于上游產業鏈產量的情況,但在大洋洲、南美洲、非洲、俄羅斯地區出現了上游產業鏈產量大于下游的情況,因此鎳產業鏈的貿易流向主要從大洋洲、南美洲流向亞洲、歐洲。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捎糜诖_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廣發期貨)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