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來,國內棉花價格繼續震蕩上移,昨日又因投資者擔心美棉主產區逼近的熱帶風暴“Marco”和“Laura”將會對該區棉花造成損害,ICE美國棉花期貨攀升逾2%至近六個月高位,主力ICE 12月合約上漲1.54美分,結算價報65.82美分/磅。美棉破位上漲,鄭棉夜盤亦出現高開,主力CF2101合約結束多日盤整之勢,站上13000元/噸關口。國內外棉花期貨齊漲,似乎再次為期待九月回暖的市場添加了動力。
據青島、張家、上海等地港口外商、中間商表示,從上周開始,進口棉走貨速度就有所加快。尤其是主流品種印度棉、巴西棉的出貨量明顯增加,一些訂單的規模也有所提高。為何出現如此景象,根據調查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新疆地區的疫情防控嚴格,出疆車輛難尋,鐵路出疆運輸周期過長,致使疆內棉花移庫內地難度加大,而一些進口棉價格優勢明顯,且采購、發運靈活,吸引了紡企增加采購需求。
二、美國將部分中國企業列入實體名單,使部分外貿企業擔憂外商對原棉使用產地出現限制,因此通過增加補充外棉降低操作風險。
三、期貨價格逐步走高,部分紡企為提前鎖定生產成本,適當補充庫存。隨著一些外貿訂單的恢復,出口企業對巴西棉、美棉等高品級資源剛性需求增大,而且國內傳統旺季將到,為了避免與內銷企業出現集中性競爭,提前適量補庫或是目前紗廠的最佳決策。
昨日內外棉期貨齊漲后,今日外棉現貨價格也隨之提高。印度棉1-5/32報價12100元/噸,巴西棉1-1/8價格13000元/噸上下,平均較昨日上調100-200元/噸。現貨價格上漲,但并未影響港口采購熱情,今日詢價仍然較為活躍。
目前國內棉花成交雖未有外棉活躍,但隨著期貨價格的逐步上移,企業心態有所好轉,報價也有所提高。在新棉尚未集中上市,陳棉供應有限之際,9月或是棉企集中售棉的絕佳窗口期,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存在前提下,“落袋為安”仍是上策。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國棉花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