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同比增長663%!7月焦炭進口量創歷史新高
期貨日報網訊(記者譚亞敏)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7月我國焦炭進口量為40.90萬噸,同比增長663.32%,創歷史新高,同期出口量為39.03萬噸,進口量首次超過出口量。
記者發現,2019年之前焦炭進口量近乎為0,從當年下半年開始,焦炭進口量開始爬升,2019年10月進口量首次突破10萬噸大關。進入2020年,焦炭進口量大幅攀升,6月份焦炭進口量突破20萬噸,到7月該數字則增長了86.09%,達到了40.9萬噸的歷史高位。
分析師告訴記者,從進口來源國來看,7月份我國進口量的43%來自于日本,數量達到17.5萬噸。由于公共衛生事件導致需求下降,日本產量下滑明顯,據世界鋼協數據統計,2020年7月日本粗鋼產量為600萬噸,同比大幅下降27.9%。一位新日鐵官員稱,從2020年2月到7月下旬,由于國際貿易局勢日益緊張和公共衛生事件不斷升級,新日鐵通過休爐方式閑置了15座高爐中的6座,休爐爐容占全部高爐爐容的32%。而JFE于4月底和6月底,分別對倉敷地區4號高爐,以及福山地區4號高爐,施行了燜爐,兩座高爐容積皆為5000m?,總粗鋼年產能700萬噸,占JFE總產能的25%。日本最大的兩家鋼鐵制造商減產,這可能導致2020年日本粗鋼產量降低至9000萬噸左右,或創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日本粗鋼產量大幅下降,導致焦炭供過于求,因此謀求出口來緩解壓力。另外從出口價格來看,7月我國從日本進口的焦炭平均價格為218.06美元/噸,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73.15%,較大的進口價格優勢,也是我國從日本進口焦炭數量大幅提升的關鍵因素。
除了日本之外,7月份我國有23%進口自澳大利亞,去年同期該數字為66.99%。另有11%進口自中國臺灣,波蘭、韓國、俄羅斯聯邦等也有少量資源流入中國,而去年同期中國未進口上述國家和地區的資源。
期貨日報記者發現,從我國焦炭進口流向的主要地區來看,7月份進口焦炭主要流向東部及東南部沿海鋼廠,其中福建省進口量為16.74萬噸,延續了之前高進口量的態勢。山東意外成為第二多的省份,當地之前實行“以煤定焦”的政策,導致焦炭產出下降,當地企業開始謀求進口資源,7月份進口數量為5.38萬噸,去年同期則沒有進口量。另外,天津、廣西進口量均超過4萬噸,進口量超過2萬噸的則有河北、上海、廣東等省市,這幾個省市去年同期也沒有進口量。
在分析師看來,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世界鋼鐵消費下滑明顯,焦炭需求相應下降,而得益于較早地對疫情的控制,中國復工復產穩步推進,鋼鐵產銷逐步恢復,焦炭需求相應回升,而此時國外資源的過剩以及價格的大幅下降,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國內焦炭進口量的提升。另外,除了正常參與進口的省份之外,之前沒有進口的省份也加入到進口的隊伍中,這也說明企業為了降本增效開始嘗試更具經濟性的原料資源。現階段,海外公共衛生事件仍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焦鋼需求短期內難以恢復正常,這也為國內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機遇,企業可根據國內外價差,合理選擇原料來源,進一步做到降本增效,提高競爭力。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