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流通市場糧源數量下降,加之采購需求明顯回升,近期魯冀地區麥價呈上漲態勢,國家臨儲麥成交“量增價漲”,政策與市場的博弈趨于激烈。據市場監測,截至10月下旬,山東德州夏津地區一等白小麥凈糧進廠價2530元/噸,河北滄州任丘地區2520元/噸。
魯冀麥價領漲國內市場
主產區農戶惜售以及貿易商囤糧等因素,擠壓流通市場小麥供給數量,隨著流通市場糧源數量下降,加之采購需求明顯回升,近期魯冀地區麥價呈現上漲態勢,部分地區飼料加工企業與面粉加工企業搶糧激烈,麥價漲幅較為明顯。隨著部分地區麥價高位運行,價差擴大促使魯冀小麥跨區域流通。
10月12日,受山東五蓮縣糧食儲備庫委托,南方小麥交易市場-日糧集團魯東市場采購6000噸2020年山東、蘇北產白小麥,全部成交,起拍價2520元/噸(車板交貨價),最高成交價2500元/噸,最低成交價2492元/噸,成交均價2497元/噸。
國慶節后,山東地區國家臨儲麥累計投放88.7755萬噸,實際成交71.9701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70~2393元/噸,最高成交價2490元/噸。其中,2016年產小麥成交58.2734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70~2394元/噸;2017年產小麥成交10.4597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57~2380元/噸;2019年產小麥成交3.237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98~2420元/噸。
河北地區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99.8914萬噸,實際成交60.993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60~2374元/噸,最高成交價2440元/噸。其中,2016年產小麥成交30.7436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61~2367元/噸;2017年產小麥成交23.4944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48~2378元/噸;2019年產小麥成交6.755萬噸,周度成交均價2391~2396元/噸。
飼企加大小麥替代力度
隨著魯冀地區玉米市場價格明顯走高,飼料加工企業加大小麥飼用替代力度,為保障糧源供給和控制加工成本,面粉加工企業被動提高小麥庫存水平。隨著天氣逐漸轉涼,魯冀地區面粉需求量有所增加,糧源加工成本上升,擠壓面粉加工企業利潤空間,部分面粉企業小幅上調面粉出廠價格,面粉市場價格呈現穩中偏強態勢。因飼料加工企業采購小麥替代使用,麩皮市場需求減少、走貨放緩、報價回落。
據統計,到9月底,全國生豬存欄達到3.7億頭,恢復到2017年末的84%;能繁母豬存欄達到3822萬頭,恢復到2017年末的86%。
玉米市場價格強勢運行一定程度上刺激飼料加工企業加大小麥市場采購以替代玉米,對麥市經營主體購銷心理產生影響,持糧主體庫存小麥心理銷售價格預期提高。
據市場監測,截至10月下旬,河北衡水冀州地區面粉企業30粉出廠價3020元/噸,麩皮出廠價1960元/噸;山東德州夏津地區面粉企業30粉出廠價3040元/噸,麩皮出廠價1960元/噸;河北石家莊地區水分15%玉米貿易商收購價2380~2400元/噸,山東濟南地區基層糧點水分15%左右玉米收購報價2360元/噸。
魯冀地區加工能力較強
隨著魯冀地區國家臨儲小麥周度成交量同比持續大幅增加,國家臨儲小麥剩余庫存量下降速度加快。據統計,截至10月下旬,山東地區國家臨儲小麥剩余庫存量332萬噸,同比下降179萬噸。其中,2016年產小麥82萬噸,2017年產小麥58萬噸,2019年產小麥184萬噸。河北地區國家臨儲小麥剩余庫存量376萬噸,同比下降151萬噸。其中,2016年產小麥109萬噸,2017年產小麥73萬噸,2019年產小麥193萬噸。
當前面粉消費需求處于傳統旺季,魯冀地區小麥加工能力較強,但國家臨儲小麥庫存數量有限,政策調控能力相對較弱。預計后期在制粉需求處于傳統旺季、小麥飼用需求階段性大規模替代等因素提振下,流通市場供給端面臨的壓力較大,魯冀麥價或高位偏強運行,市場主體購銷心理將很大程度上影響小麥渠道庫存水平。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糧油市場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