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分析
1.供給端分析
巴西播種進度落后于往年,拉尼娜現象可能影響產量。ONI指數用以衡量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的發展程度。當ONI指數連續三個月以上高于0.5℃時,將其定義為一次厄爾尼諾事件,若低于-0.5℃則定義為一次拉尼娜事件。下圖為美國國家氣候預測中心網站上的歷史ONI值,最近的ONI 3月平均值為-0.6,低于-0.5,表示目前可能為拉尼娜現象,后續還需繼續跟蹤該數據。
澳大利亞氣象局9月29日宣布,拉尼娜已經在太平洋形成,并從拉尼娜警報狀態升級為活躍事件,而且很可能至少持續到今年年底。美國NOAA10月8日報告,拉尼娜現象有85%可能性會持續至北半球2020/2021年冬季,有60%的可能性會持續到明年4—5月。
一般來說,如果發生拉尼娜現象,東南亞、南非、印度和澳大利亞的降雨量會高于正常水平,而阿根廷、歐洲、巴西和美國南部的天氣則會更干旱。此時正是巴西播種的關鍵時期,播種到出苗時期,如水分不足或中途落干,種子在土壤中很容易喪失生長能力,即使勉強發芽出苗也難以達到全苗壯,因此大豆單產會受到影響。
目前來看,巴西大豆的播種進度已經受到了影響。咨詢機構Safras&Mercado發布的巴西12個大豆主產州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30日,巴西2020—2021年度大豆播種面積完成預計種植面積(3830萬公頃)的35%,遠低于上年度同期播種進度的43.5%,而歷史同期平均進度為38.9%。受到拉尼娜的影響,巴西目前的種植情況不如往年,而后期若干旱天氣未得到有效緩解,巴西大豆可能錯過最佳播種時期,屆時巴西大豆產量將會受到影響。
中國大量進口美豆,美豆庫銷比處于低位。雖然中美關系仍處于緊張狀態,但目前中國對美豆的采購情況似乎并沒有受到顯著影響。根據USDA公布的周度大豆銷售數據,中國一直在積極地采購美國大豆。2019/2020年度美國對中國累計銷售1627萬噸大豆,上一年度同期美國對中國累計銷售1337萬噸。截至10月29日,2020/2021年度美國對中國累計銷售1212萬噸大豆,上一年度同期美國對中國累計銷售246萬噸,本年度美國對中國銷售大豆同比增加392.68%。9月以后美國大豆出口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巴西豆庫存見底,中國只能從美國進口。
10月USDA報告分別下調了播種面積、收獲面積以及期初庫存,導致美豆新作產量不斷下調,同時由于中國進口大豆需求較好,美豆出口量也得以上調,供應端不斷收緊而需求堅挺,因此期末庫存在10月報告中下調至791萬噸,創四年來最低,2020/2021年美豆庫銷比降至6.44%。
拉尼娜現象也可能影響棕櫚油產量,引發進一步減產預期。印尼氣象機構警告稱,拉尼娜現象所帶來的強降雨將沖擊農業產出,預計該現象將持續至來年3月或4月,可能影響到印尼和馬來西亞的棕櫚油生產。拉尼娜天氣可能導致洪水,洪水導致棕櫚果收獲受到影響。11月份,印尼和馬來西亞進入棕櫚油減產季,拉尼娜天氣可能會影響棕櫚油產量,進一步引起棕櫚油減產。
產量增速不及預期,馬棕庫存重建緩慢。西馬南方棕油協會(SPPOMA)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1日—31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比9月降9.74%,單產降0.51%。船運調查機構ITS周五公布,馬來西亞10月1日—25日棕櫚油出口量為1398027噸,較9月同期出口的1304331噸增加7.2%。另外印尼為保障B30實施而加稅的傳言亦刺激出口報價走高,印度正在考慮下調植物油進口關稅并擴大進口,來遏制國內不斷上漲的食用油價格,減輕消費者的負擔,均將提振棕油價格上漲。
國內油脂庫存均處于歷史低位,緊平衡狀態未得以改變。國內豆油和棕櫚油庫存仍處于歷史低位,有利油脂價格上漲。截止10月30日,全國港口食用棕櫚油總庫存40.9萬噸,較前一周38.65增5.8%,較上月同期的29.05萬噸增11.85萬噸,增幅40.79%,較去年同期53.46降12.56萬噸,降幅23.49%。截至10月30日,國內豆油商業庫存總量125.12萬噸,較上周的127.26萬噸降2.14萬噸,降幅為1.68%,較上個月同期133.67萬噸降8.55萬噸,降幅為6.4%,較去年同期的125.655萬噸降0.535萬噸,降幅0.43%。截止10月30日當周,兩廣及福建地區菜油庫存下降至43000噸,較上周43100噸減少100噸,降幅0.23%,較去年同期77000噸,降幅44.16%。從三大油脂的庫存水平來看,總體庫存壓力較小。棕櫚油庫存雖有所上升,但庫存仍處于歷史低位,且貨權較為集中。菜油方面,庫存水平極低,中加關系難以在短期內得到緩解,菜籽進口也受到政策限制,菜油后期庫存難以回升。
2.需求面分析
新冠疫情嚴重引發擔憂,印度對油脂的需求有望增加。歐美新冠疫情反彈導致多個國家實施新一輪的封鎖措施,引發市場對油脂需求前景的擔憂。但從馬來西亞的出口數據來看,馬來西亞10月棕櫚油的出口數據同比增加,說明總體需求暫時還未受到較大影響。船運調查機構Intertek Testing Services上周六公布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10月棕櫚油出口量為1690237噸,較9月出口的1600981噸增加5.6%。印度在11月將迎來排燈節,對油脂的需求有望增加,印度作為全球人口大國,油脂需求增加也會對全球油脂需求起到較大的提振作用。
結論及操作策略
拉尼娜現象造成南美干旱,影響巴西豆的播種,可能會影響到新作的產量。據預測,2020/2021年度巴西和美國大豆的期末庫銷比都將處于歷史低位,美豆價格得以支撐。同時拉尼娜可能帶來東南亞出現持續降雨,降雨對棕櫚果的產量也會產生影響,從而影響棕櫚油的供應。在巴西豆供應有限的背景下,國內四季度只能大量依賴進口美豆,中國對美豆的需求會帶動CBOT大豆價格上漲,從而抬升國內豆油的成本。雖然新冠疫情再次復燃引發油脂需求減少的擔憂,但印度排燈節的到來可能導致油脂需求增加。另外,有消息稱印度亦在考慮下調植物油進口關稅并擴大進口,這也將支撐馬棕價格上漲。綜合來看,美豆和馬棕的強勢均給國內市場形成較強支撐。中長線來看,油脂振蕩偏強為主。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