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之后,聚酯產業鏈終端訂單爆發,進而帶動終端大規模補庫,短纖市場的關注度也隨之提升。10月25—29日,由期貨日報、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廈門國貿)、國貿期貨共同主辦的“2020年福建地區短纖產業鏈市場調研”走訪了短纖、下游紡織、上游PTA和PX等12家生產和貿易企業,深入了解了當地聚酯產業鏈運行及需求情況。此次活動中,產業基地積極發揮著傳幫帶作用,進一步加強了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的聯系和交流。
短纖市場有效需求旺盛
為了備戰“雙十一”和“雙十二”,終端訂單爆發,進而帶動織造工廠大規模補充原料。作為紡織原料之一的短纖,其市場也在國慶節之后迎來一波脈沖式行情。事實上,今年在絕大多數產業遭受沖擊的背景下,短纖市場脫穎而出,不論是利潤還是產量,均較往年同期大幅增長,成為聚酯市場中一道最亮眼的風景。
作為我國重要的短纖生產和消費地,福建聚集了大量的短纖上下游工廠。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福建長樂地區短纖工廠多以紡紗起家,20世紀90年代開始從事紡織行業,21世紀初陸續向上游延伸,目前已經形成多家集紡織、短纖、聚酯為一體的規模化工廠。
一般來講,良好的市場供需結構是支撐行情的基礎,這在短纖市場中亦是如此。
據了解,近幾年,聚酯擴能主要體現在長絲上,而短纖產能擴張空間有限,短纖產能只有760萬噸/年。從需求來看,今年國內外受疫情沖擊,紡織服裝需求大幅萎縮,而短纖產品受益于防疫用品需求釋放,整個行業運行都優于其他品種。比如ES纖維、低熔點短纖等復合纖維,受到口罩生產的提振。另外,2018年禁廢政策執行以來,原生短纖對再生的替代需求也在增加。
短纖供需處于相對緊平衡狀態,短纖工廠的產品庫存長期維持在相對偏低水平。自今年4月以來,直紡短纖成品庫存一直在10天以內。此次調研中期貨日報記者還了解到,當前,福建短纖工廠基本滿負荷運行,扣除春節和疫情檢修損失,部分企業目前產量同比增長10%,銷售也好于往年。往年,市場表現出淡旺季特征,而今年,淡旺季并不明顯,春節后基本沒有出現過減產現象,反映出短纖需求的強勁。
國慶節之后,短纖市場呈現脈沖式行情也與9月底到10月下游需求訂單的集中下達有關。
對此,福建經緯新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下稱經緯新纖)營運總經理朱少偉表示,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直接刺激疫情嚴重國家勞動密集型行業訂單的回流,加之“雙十一”發貨規則改變,國慶節之后,企業集中補庫、趕單生產。
廣發期貨分析師張曉珍解釋,今年“雙十一”的發貨規則有了變動,以前是20天發完,今年是5天發完。此外,寒冬預期提升了保暖類紡織原料需求。DTY多孔常用在搖粒絨等保暖類產品上,其銷售相對順暢。此外,受疫情影響,國際市場大型服裝廠生產斷斷續續,導致出口交單不及時,海外訂單回流,主要是印度訂單轉移,使得紡織原料滌綸、氨綸、棉花、粘膠市場熱情空前高漲。織布工廠忙于趕單,紗廠庫存降至低位,不得不集中備貨,以至于多數短纖工廠幾無庫存,部分欠貨20—30天。
調研中記者了解到,部分工廠紡織服裝出口訂單超接1—2個月,甚至更遠,多數短纖工廠也超賣到11月中下旬。短期短纖供應處于偏緊狀態。以經緯新纖為例,都是當天生產后直接裝貨發貨,就這還常被客戶催貨,足以說明下游有效需求旺盛。
景氣度持續性有待驗證
“負庫存”“超賣”是當前短纖市場普遍存在的現象。根據走訪的情況看,華南地區短纖工廠多數超賣30天左右。
往年,超賣現象并不多見,而今年6月,短纖工廠一度出現負庫存,彼時,這種情況持續了兩周。此外,國慶節之后,終端訂單爆發,帶動終端織造工廠大規模補充原料,短纖工廠庫存大幅下降,企業平均庫存再度出現負值。在超賣的情況下,短纖工廠的產品全部被預定,下游紡紗廠每日都要提貨。
“短纖工廠大幅超賣,反映了短纖終端需求旺盛。盡管下游備貨量偏高,但部分企業受后續訂單影響,仍有備貨意愿。”大地期貨分析師蔣碩朋表示。
短纖采購屬于脈沖式采購,相對于長絲的不規律采購,短纖的下游采購更具規律性。“超賣”是終端脈沖式采購下的表現,實際上是未來需求超前釋放,或者說當下在透支未來的需求。
“短纖工廠超賣在行業內算是一種常見現象。如果超賣一直持續,那么說明需求一直不錯,而如果超賣規模縮小或者變為正庫存,那么說明需求在弱化。”一德期貨分析師鄭郵飛表示,一方面,部分紗廠資金相對充裕,具備買貨的條件;另一方面,紗廠經營者趨向年輕化,思維相對靈活,福建工廠超賣的波動性要高于華東地區。
從此次福建市場的走訪來看,下游短期需求火爆確實與市場傳言相像,但需求的結構性存在差別。當前更多是內需集中釋放的表現,產業鏈各環節集中補庫,而外單需求貢獻相對較小。
“在本輪脈沖式行情過后,市場更加關注后續的表現。”鄭郵飛認為,華南短纖工廠普遍超賣20—30天,下游紗廠原料超買1個月左右,紗廠成品亦超賣1個月左右。短期來看,需求沒有問題,但后期訂單持續性存疑,這也是近期短纖產銷低迷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在調研過程中,多數企業對當前負庫存的情況持較為肯定的態度,認為超賣顯示出短纖及下游紗線環節運行良好。不過,部分企業持不一樣的看法。
某短纖工廠相關負責人認為,雖然紡紗廠在集中采購,但一部分是期貨上市帶來的期現商的行為。分區域看,華南地區前期減產,庫存一直偏低;華東地區正常生產,庫存一度累積到1個月,但目前理論庫存只有5—10天。其中,期現商購買占了很大比例。期現商采購的大量現貨,最終還是會賣回紡紗廠或者短纖廠,這部分庫存并不是實際消化的庫存。
走訪下來,福建部分短纖工廠對當前轉暖的終端市場持樂觀態度,認為終端需求能維持到年底,甚至明年年初。但也有企業認為,需求很可能只延續到11月底。
“目前,福建紡紗廠短纖備貨到11月中旬,未來兩周紗廠若沒有新增訂單,則后續需求的持續性將會產生疑問。”蔣碩朋稱,后續短纖市場能否維持目前的景氣度,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這取決于下游補庫節奏、終端訂單持續性以及海外疫情。海外疫情明顯好轉的話,勢必帶來一波補庫需求。
期貨工具護航企業經營
走訪福建聚酯產業鏈企業,期貨日報記者明顯感受到市場對期貨的接受度較高,并期盼產業鏈配套品種上市。
對于剛上市的短纖期貨,聚酯工廠普遍表示歡迎。目前,多數工廠已經有了PTA套保經驗,期貨意識較強,各家企業也都建立了風控管理體系。
“企業參與短纖期貨的出發點是對原料和成品進行價格管理和庫存管理,以及對未來的加工費進行管理。”朱少偉表示,聚酯工廠通常以產品的加工費預期來制定套保計劃。一般而言,聚酯工廠會在高加工費時接收遠期銷售訂單,根據銷售訂單價格倒推PTA價格,之后根據PTA價格,在遠期期貨里鎖定工廠需要的PTA數量。
比如,風險管控理想的企業,可對已有的PTA庫存,按照預設的合理現金流和產銷平衡計劃,去接近期和遠期的銷售訂單。
在朱少偉看來,PTA期現操作嫻熟的經驗可以復制到短纖品種上。短纖工廠已經參與PTA期現多年,與PTA工廠、貿易商聯系緊密,對期貨的認識較為深入,PTA期貨為短纖期貨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模板。短纖價格與PTA價格相關性較強,聚酯工廠可以在加工費達到自身預期的時候,按比例買入PTA期貨、賣出短纖期貨,以達到對加工利潤保值的效果。
記者了解到,短纖期貨上市后,福建地區短纖工廠正在積極參與加工費套保,這種超額加工費套保直接體現出收益增值的效果。
在朱少偉看來,加工費套保應該觀察期貨市場到底還有多少空間,這可以借鑒過去數據作為入場依據,同時也應該謹慎選擇企業認可的加工費進場鎖定。此外,需要企業領導對加工費套保高度認可。
“實體企業應該充分利用期貨的金融蓄水池作用,通過賣高價來提高當月的銷售均價。此外,短纖期貨也可以為淡季提前規劃銷售,甚至提前為淡季鎖定加工費,這樣不僅可以提升當月效益,而且可以規劃遠期銷售。”受訪企業表示。
近些年來,隨著經營理念的不斷升級,供應鏈綜合服務商的新理念也開始為聚酯產業的保值增值助力。
“市場頭部貿易商從單純貿易逐步向供應鏈綜合服務商轉向,圍繞產業鏈上下游訴求,提供定制化方案,以促進產業發展,打造共贏生態圈。在這個過程中,期貨是不可缺少的工具。”象嶼化工副總經理黃艷芳表示,經過多年的發展,福建貿易商在期貨套保上形成了體系,從策略制定到合規風控,再到交易執行,運作得相對成熟,并且獲得了業內認可。
據他介紹,福建龍頭貿易商參與聚酯產業鏈期貨以套保為主,在傳統貿易的基礎上為上下游企業提供綜合服務,包括個性化的定價模式、資金流、物流等。
“聚酯產業鏈期貨產品一體化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黃艷芳表示,希望進一步健全風險管理體系,從上游石腦油、PX、PTA到短纖、瓶片,均能實現品種上市,包括期貨和期權,為上下游參與者提供更加豐富的套保工具選擇。在黃艷芳看來,我國是最大的聚酯生產和消費國,聚酯產業鏈期貨板塊品種陸續上市,將提升我國在聚酯產業鏈各環節的定價權。
產業基地認真踐行“傳幫帶”
在福建,不少貿易商通過現貨頭寸和期貨頭寸的靈活結合,助力企業實現穩定經營。在鎖定風險的情況下,針對特定產業客戶提供價格、財務、物流一體化解決方案,提升實體企業套保效果,達到互惠共贏效果。這一過程中,廈門國貿不僅作為龍頭貿易商,更是身兼“產業基地”的角色,充分發揮產融結合的示范帶動作用,助力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
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到,廈門國貿自被選為“產業基地”以來,積極對外培訓指導,提升產業客戶對期貨工具的認識。尤其在當前環境下,以自身操作案例現身說法,讓產業鏈客戶真正認識到利用期貨工具的重要性。
作為我國重要的聚酯生產和消費地,福建聚集了大量聚酯尤其是短纖上下游企業。目前,福建短纖期貨市場培育基礎良好。
“福建聚酯工廠對于期貨并不陌生,經過多年的發展,聚酯工廠能夠熟練運用PTA期貨來進行原料價格管理和庫存管理。短纖期貨上市后,企業通過PTA及短纖期貨進行價格管理、庫存管理、加工費保值等。”廈門國貿供應鏈事業部石化中心常務副總經理陳韜表示,對聚酯工廠而言,利用期現結合做好經營已經成為共識。當裝置處于檢修期,聚酯工廠可以通過期現結合,利用PTA基差調整庫存。當期貨遠月合約升水時,賣期貨;當期貨遠月合約貼水時,賣現貨。
盡管部分企業對期貨的理解仍有一定盲區,但在采購聚酯產品時,也會通過期貨價格來判斷自身的采購節點。如PTA、短纖期貨價格上漲時,他們采購聚酯產品的情緒就會高漲。在上述負責人看來,聚酯下游企業是下一步市場培育的重點。
事實上,在當前市場背景下,產融結合是實體企業的發展趨勢,也是創造協同價值、提高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
“產融結合是實業和金融緊密結合。一方面是投資機構發展到一定程度,對于產業進行的戰略性投入,形成金融和產業的結合;另一方面是期貨和產業創新緊扣產業需要,實現功能的融合。”陳韜表示。
在陳韜看來,可以利用現有的成熟的期貨品種,將好的模式、機制和經驗復制和推廣到更多的產業中。
從廈門國貿的經驗來看,在期現結合過程中,企業要充分做好時間、數量、方向、加工費、風險度和保證金的管理,根據價格預期控制風險度,合理利用保證金政策,并且進行全面的效益評價。“企業要時刻關注行業的經營環境,包括國際環境。對于PTA期貨的風險防控,要防止套保變成投機。”陳韜稱。
正因為深耕期現結合領域多年,更了解產業的痛點和需求,廈門國貿才從產業需求的源頭出發,努力通過“產業基地”打通期現市場,積極引導聚酯產業鏈企業在現貨貿易中運用期貨、期權工具進行風險管理。
“未來,我們將繼續扮好‘傳幫帶’的角色,有效推動期現市場資源的優勢互補,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實現產業鏈企業共贏。”陳韜說。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