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比行業的供需關系時,我們常會犯一個錯誤,習慣性的拿當年年末的預計產能與今年的需求作對比,來判斷本年產業的供需關系。這種比較方法往往會把供給端放大,但如果拿上年年末的產能與今年的需求作對比又會把供給端估小。
除此之外,還要考慮供給端產能利用率大于或小于1的問題和實際產能統計不準確等問題。需求端每年新增裝機量也并不等于當年實際并網裝機量,有些上報的新增裝機項目也有可能會拖到明年或后年,所以分析行業供需關系是一個很粗顯的的過程。但如若產能與需求量差距比較大的話,判斷起來就會相對容易。
在這里我們使用比較保守的方法:用上年年末的產能與今年新增裝機量作對比來判斷其供需關系。
(1)2019年供給端情況,全球多晶硅企業(不包括半導體多晶硅)在產數15家,產能共計66萬噸,總產量50.8萬噸,其中中國多晶硅在產企業11家,有效產能46.6萬噸,產量為34萬噸。按最保守的1萬噸對應2.4GW的硅片產出量來算,50.8萬噸的硅料產量對應122GW的硅片產量;單晶硅片產能為120GW;電池片產能為160GW;組件產能為170GW。
(2)2020年需求端情況,預計今年國內實現40GW的裝機規模,其中新增裝機34GW,由19年轉入今年的裝機規模為6GW,預計全球2020年實現120GW的總裝機規模。
從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現在不論是多晶硅還是硅片、電池片、組件,其產能都遠大于需求量。在這種情況下,光伏產業的公司尤其是頭部企業仍選擇繼續擴產。
(3)預測2020年末供給端情況,2020年末我國多晶硅硅料企業產能約47萬噸,海外產能約5000噸,預計2020年多晶硅料產量在39萬噸左右,全年多晶硅進口9.2萬噸左右。
相比19年,20年多晶硅產量減少了10萬噸,以明年裝機規模140GW來算,在相對保守的估計下硅料缺貨1.5萬噸,明年硅料的供需關系比較樂觀;預計2020年硅片產能為200GW,其中單晶硅片140GW,多晶硅片60GW;PERC電池片產能180GW;組件產能220GW。
而2021年光伏需求端預計國內新增47GW,由19年和20年轉入21年的裝機量為15GW,光伏新增裝機規??傆?2GW,預計當年全球新增裝機規模150GW。供給端與需求端的差距被拉大。
因為新產能的生產成本更低,且技術更新迭代的速度比較快,所以大多數企業選擇繼續擴建產能,這也是不得已的現象,因為屢創新低的價格使得這些廠商只有具備更低的生產成本才能保住自己的毛利率。
這就引發一種現象——落后產能還未完全淘汰掉,新產能又出來了,于是出現了產能過剩。換個角度說,目前市場對光伏期望值高,頭部企業有錢有能力去擴張,去追求更低的生產成本也無可厚非,這也有助于淘汰舊產能。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捎糜诖_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光伏測試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