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國際銅期貨正式在上期能源掛牌交易。作為國內首個以“雙合約”模式運行的國際化期貨合約,國際銅期貨的首日表現受到市場關注。
多家境內外產業企業達成首批成交
據上期能源披露,國際銅期貨首日交易參與集合競價的會員和客戶分別為47家、80個,首批成交267手。
期貨日報記者發現,參與集合競價達成首批交易的境內外銅產業鏈企業也有不少,包括中基寧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五礦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萬寶礦產有限公司、ENVY GLOBAL TRADING PTE. LTD.、TRIWAY INVESTMENT(HK)LIMITED、SUCDEN FINANCIAL LIMITED、江銅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云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宏源恒利(上海)實業有限公司、上海裕江源貿易有限公司、BOCI Global Commodities Limited、LOBB HENG PTE LTD等。
在參與集合競價達成首批交易的境內銅產業鏈企業之中,中基寧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國際銅期貨的掛牌上市給國內中小銅產業鏈企業提供了一個參與國際交易的平臺,平抑了整個市場的波動風險,為國內上下游企業降低了進口價差風險。同時,通過現貨的交割,可以提高保稅區銅倉單的流動性,降低市場銅現貨溢價,有利于電解銅長單議價話語權的提升。
“在大宗商品業務上,中基集團通過結合實體經濟不斷向產業鏈延伸,形成了工貿結合、期現結合、深入產業鏈及資本化運作的健康穩定的新型發展格局。同時,公司充分利用期貨市場,為國內下游企業提供了穩定高效的供應服務。”該負責人表示,作為一家服務于國內下游實體企業的公司,在國際銅期貨上市后,中基集團可以靈活運用國際銅期貨合約,降低現貨采購的溢價成本及保值成本。同時,國際銅期貨的上市也為交易帶來更多的便利性與靈活性,當市場機會出現時,公司可以直接利用國內滬銅期貨合約與國際銅期貨合約鎖定進口利潤,通過倉單交易系統采購現貨,直接進口到國內銷售,大大提高了進口的效率。
在他看來,國際銅期貨上市的意義非凡,一方面將吸引更多企業參與到滬銅和國際銅的套利交易,為市場提供更多流動性;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外匯方面對于企業參與外盤交易的限制,提高了交易的便利性。此外對于產業而言,國際銅期貨的推出將逐步提高國內銅行業定價話語權,部分長單定價模式將轉向由國際銅定價。他認為,滬銅期貨和國際銅期貨的“雙合約”模式通過“雙平臺”同時運行,共同服務“雙循環”,將更好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對于增強我國銅行業的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更全面高效地滿足企業風險管理需求具有積極意義。
同時記者了解到,當天金瑞期貨幫助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奪得了國際銅期貨BC2103、BC2106、BC2109合約境外交易首單。金瑞期貨黨總支書記、副總經理沈純向記者表示,作為交易所會員單位,公司也十分期待境內外銅企業以及投資機構踴躍參與到國際銅期貨市場,將積極推廣國際銅期貨品種,助力國際銅擴大市場規模,引入更多交易者與參與者,提升國際化運營能力。
金瑞期貨分析師杜飛告訴記者,中國是銅冶煉、消費和進口大國,中國銅期貨和現貨市場對國際參與者而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此次國際銅期貨開通了境外參與中國銅期貨市場的渠道,將改變中國境內及境外企業的定價模式,也有助于保稅區銅進出口貿易更加活躍。他也期待,國內企業乘著國際銅期貨上市的“東風”,不斷提升企業風險管理水平,實現與國際接軌,進一步增強中國銅產業鏈的國際影響力。
總的來說,國際銅期貨的上市為市場參與者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國信期貨分析師顧馮達向記者表示,對境內外參與者而言,國際銅期貨以人民幣來計價、結算,同時可以使用美元沖抵保證金,不僅有助于企業降低匯兌成本,也有助于人民幣國際化提速;對于銅產業鏈企業而言,可利用好國際銅期貨“凈價交易”特點,進行精細化套期保值敞口管理,避免因稅收部分影響完全套期保值的實際效果;對于銅進出口貿易型企業而言,國際銅期貨的上市增加了期貨定價和貿易流的更多選擇,有助于提升企業在保稅銅市場的風險管理能力和貨物交收便利水平。
從國際大宗商品定價權角度來看,顧馮達表示,國際銅期貨正式上市交易后,將與成熟的滬銅期貨形成市場化的升貼水溢價,并與海外市場的倫銅期貨及紐約銅期貨,組成“美金銅—國際銅—滬銅”相關衍生品套利組合,市場化套利行為將加大國內外銅產業鏈企業和專業投資機構參與跨市交易的積極性。
他告訴記者,過去因國際市場上凈價交易習慣和關稅方面存在的阻礙,龐大的中國保稅區銅庫存多以LME銅期貨定價,而國際銅期貨上市后不僅為海外及國內銅貿易商增加了期貨定價選擇,還有利于強化銅進出口貿易過程中的風險管理,有助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升我國大宗商品的國際話語權和定價權。
首日成交活躍 價格略有收低
據記者了解,國際銅期貨上市首日共有九個合約掛牌交易,分別為BC2103,BC2104,BC2105,BC2106,BC2107,BC2108,BC2109,BC2110,BC2111合約,掛牌基準價為47680元/噸。
從成交情況來看,截至11月19日收盤,國際銅期貨上市首日總成交量為0.83萬手,成交金額19.68億元,總持倉量0.21萬手,其中主力BC2103合計成交量0.76萬手,成交金額17.82億元。從價格運行情況來看,主力BC2103合約收盤價為47090元/噸,較掛牌基準價下跌1.24%。
南華期貨金屬分析師王仍堅表示,上市首日通過集合競價,國際銅主力2103合約開于47500元/噸,開盤后1分鐘內觸及日內高點47600元/噸,隨后空頭增倉,銅價回落在47100元/噸附近,最終收盤于47090元/噸。在他看來,國際銅掛牌基準價略高于市場預期,從美元銅角度,按(LME+調期費用+洋山銅溢價)×匯率公式計算,今日BC2103合約理論價格在46800元/噸附近。
可以看到,國際銅上市后與滬銅走勢有所差異,主要表現在國際銅走勢相對較弱。中糧期貨分析師衛來認為,在上市首日出現這樣的差異合乎情理,因為國際銅的掛牌基準價基于一系列理論測算而得出,但是市場情況在掛牌基準價確定后仍然在發生變化,因此國際銅上市后需要根據最新的市場情況來調整定價。此外,由于國際銅期貨定位“雙循環”,涉及保稅與國內兩個市場,因此LME銅、國際銅和滬銅之間也需要調整到一個相對合適的比價,市場參與者也需要一個適應和探索的過程。從長期來看,在國際銅價格基于市場情況修正完成后,仍然將呈現出與滬銅較強的相關性。
顧馮達告訴記者,與現有的滬銅期貨價格相比,國際銅期貨交易的是不含稅合約,其內涵價值包含上海保稅倉單溢價、升水銅溢價及遠期基差溢價。若按照上海電解銅保稅庫(倉單)溢價40—53美元/噸、品牌溢價110元/噸及遠期基差溢價估算,國際銅期貨首日掛牌基準價與海外市場進口成本相當,略高于市場投資者此前預期。不過考慮到中國進口銅需求旺盛使得保稅銅資源存在一定溢價,因此國際銅期貨估值存在合理性。他認為,國際銅期貨上市首日價格的小幅調整,也顯示出市場參與者根據未來預期而調整銅價水平。
在國泰君安期貨首席研究員王蓉看來,國際銅期貨盤中價格的波動與LME銅和SHFE銅價形成較好的協同聯動。“目前考慮到INE、SHFE、LME三個市場銅價的聯動性,上市首日國際銅期貨2103合約價格的小幅回調在市場的合理定價之中。同時,國際銅不同月份合約由此前掛牌時的平水結構已經轉為近低遠高的Contango結構,也反映出市場的合理定價。”在她看來,目前三個市場間沒有明顯的無風險套利機會,但是隨著三個市場的價格相對變化,伴隨市場套利機會的不斷增加,也會增加市場的流動性,從而吸引更多參與者介入,這是正向反饋的過程。
看向銅價后市的表現,顧馮達表示,從基本面來看,銅產業鏈供需緊平衡,上游礦端供應偏緊預期仍在,銅加工費及硫酸等副產品價格偏弱壓縮冶煉利潤,而需求端市場進入消費淡季后,有色傳統消費淡季的現實被未來樂觀經濟增長預期沖淡。總體而言,他認為,近期市場風險偏好隨各國加大經濟政策刺激而有所提振,國內外大宗商品價格重心抬升,有色傳統消費淡季的現實被未來樂觀經濟增長預期沖淡,前期快速反彈后銅價短期存在消化漲幅,中長期趨勢上對銅價不輕言高估,操作上建議客戶對銅看高一線波段操作為主。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