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范圍內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到2020年底全市建成區外賣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零售業門店(含配送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征求意見稿)》近日開始在網上公開征求意見。
這是國家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之后,北京市充分考慮自身作為塑料制品消費型城市特點出臺的的落地措施,分三個階段有序推進治理工作,并對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住宿會展、農業生產等六大行業治理塑料污染規定了時限和步驟,對每個行業對標整改提出了嚴格要求,力爭到2025年,塑料污染治理制度全面建立,成為國際超大型城市塑料污染治理典范。
限塑并不是一個新話題,早在2008年,“限塑令”就開始實施。按照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遺憾的是,這一規定一直難以嚴格落實,部分原因在于,該文件并未禁止塑料購物袋的使用,而是要求“有償使用”,一旦消費者對幾毛錢的“袋錢”漸漸習慣之后,塑料袋使用量便又回潮。“限塑令”生生變成“賣塑令”,消費者用得理直氣壯,商家盆滿缽滿。
帶著這些“遺留問題”,“限塑令”升級版開始出臺。與以往不同,新政明確了完成任務的時間節點,不可降解塑料袋、農用地膜、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簽、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等品類一網打盡,商超、集貿市場、快遞、外賣等消費場景應收盡收。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隨著快遞、外賣行業的異軍突起,這些新興領域的塑料包裝用量飛速增長,已經堪稱“天量”,甚至導致生態環境的承載力難堪重負。
過去,“限塑令“效果不彰,有著多方面原因。從消費者角度而言,盡管絕大多數人認可“限塑令”的實施有利于減少“白色污染”,但是具體在生活中卻離不開塑料制品的簡便易攜,換句話說,即便他們愿意配合實施“限塑令”,往往也缺乏既廉價又環保的替代品。從監管者的角度,該項政策涉及到市場監管、商務、文旅等多個部門,雖然相關文件大致確定了每個部門的分管內容,但在實踐中,由于需要監管的面大量廣,且商品流通領域每時每刻都在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相關部門難以監管到位;再者,政策尚未規定配套的法律保障,沒有強制手段的支持,監管缺乏力度,難以有效實施監管職責。
不少網民認為,此次發布的新版“限塑令”,規定了時間表和替代方案,對治理“白色污染”將起到重大推動作用,若實施得當,將會有效地保護環境、降低資源消耗。當然,也有網民指出,對新版“限塑令”而言,監管有難度,生產有利益,消費有依賴——這是當前必須直面的痛點。新版“限塑令”最終成效如何,還得看具體實施情況,既要跟進“可替代品”,又要加大監管和懲罰力度,只有疏堵結合、充分落實,才能發揮出政策的最大效益。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閃電新聞,作者:鶴詠)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