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糧收購漸入高峰。記者從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獲悉,今年秋糧收購總體進度明顯快于上年。并且由于購銷活躍,大部分糧食品種市價高于托市收購價,使今年啟動托市預案的范圍較往年大幅縮小,市場化收購占據主導地位。既節約了政策性資金,又使農民實現增收。
今年玉米收購是近幾年同期進度最快的,價格也出現恢復性上漲,體現了2016年玉米臨儲改革的積極效果。當前玉米去庫存周期基本結束、市場機制已經理順,隨著未來玉米上市進入高峰期,價格繼續上行缺乏支撐。
市場化收購占據主導,秋糧收購總體進度明顯快于上年
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近日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中,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云表示,秋糧收購漸入高峰,總體進度明顯快于上年。截至11月30日,主產區入統企業累計收購秋糧6803萬噸,同比增加1190萬噸。
之所以進度加快,要歸功于市場化收購主體的積極活躍。“今年糧食市場行情較好,貿易企業、加工企業入市積極性高,經紀人參與收購也比前兩年要活躍一些,再加上農民認可當前市場價格,秋糧剛一上市就很快迎來了售糧高峰,較往年有所提前,收購進度明顯快于上年。”秦玉云表示。
秦玉云介紹,今年的糧食收購中,市場化收購占據主導地位,啟動托市預案的范圍較往年大幅縮小。秋糧上市以來,只有黑龍江省啟動了粳稻托市收購,其他稻谷產區后期啟動托市收購的可能性不大,預計今年中晚稻市場化收購也將成為主流。
市場化收購價格高于托市收購價,有利于農民增收。秦玉云表示,從調研情況看,農民對當前糧價普遍認可,特別是東北地區玉米種植戶紛紛表示今年玉米價格好、收益不錯,愿意及早售糧變現,售糧比往年更為踴躍。
玉米價格實現恢復性上漲,未來繼續上行缺乏支撐
今年秋糧收購中,由于市場形勢和價格走勢出現一定分化,主要糧食品種收購進度不一。今年玉米收購是近幾年同期進度最快的,目前已收購3446萬噸,同比增加1557萬噸。玉米價格同比漲幅37%,處于歷史高位。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李喜貴表示,玉米收儲制度改革以來,價格形成機制和市場機制發揮了積極作用,玉米價格合理回升,這也是主動調整優化種植結構、促進玉米消費的結果。
對于未來價格走勢,李喜貴表示,盡管玉米產需趨緊,但玉米價格上漲空間有限。
一是從國際市場看,聯合國糧農組織和美國農業部均預測全球玉米產量增加,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經濟疲軟和原油價格下跌等因素影響,上半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貨價格下跌30%,下半年價格上漲是恢復性的,11月底同比漲幅10%。
二是從國內市場看,由于糧食的比價關系,玉米價格上漲將會受到小麥稻谷價格的制約。
“借用收購主體的看法來說,小麥價格是玉米市場的‘錨定’。”李喜貴稱。據悉,10月中旬小麥拍賣較為火爆,單周最高成交量曾達到291萬噸,成交率達73%,主要是飼用替代消費需求較旺,飼料企業參拍的積極性高。此外,大量進口玉米及替代品仍在陸續到港,小麥稻谷飼用替代增加,近期有一些南方飼料企業直接采購了部分進口小麥。未來玉米飼料需求將有所下降。
與此同時,當前正處于玉米上市高峰期。李喜貴表示,11月份以來玉米上市量不斷增加,價格基本達到預期,農民和經紀人出售玉米的積極性高。雖然11月17-19日東北產區出現大范圍雨雪和降溫天氣,影響了玉米購銷和運輸,玉米價格上漲。同時,氣溫下降、“上大凍”有利于玉米脫粒和存儲,后期玉米上市量將繼續增加。
“目前玉米收購價格處于歷史高位,從后期看,價格繼續上行缺乏支撐,12月份收購價格回調可能性大。”李喜貴稱。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國網財經)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