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棉紡織產業鏈都進入春節前補庫、備貨階段,貿易商、棉紡織廠抓緊采購皮棉,織布廠和各輕紡城中間商則抓緊采購棉紗、坯布。據相關調查,半個多月來,國內大中型棉紡織企業持續增加棉花庫存,截至12月25日,棉花平均庫存接近3個月,較11月底明顯增長。
目前大中型紡紗廠開機率比較高,江浙等沿海地區超過90%,1月下旬前排單較滿,尤其50S及以上普梳、精梳紗產銷活躍,OE紗出貨啟動雖然不明顯,但紗廠已實現產銷持平或微利生產。但山東、江浙、河南等地棉紡織企業反饋,12月份以來紗廠接大單熱情不高甚至出現拒單現象,尤其對2021年一季度份出口歐州、北美、澳大利亞訂單謹慎。
為什么棉紡廠不肯接長單呢?筆者歸納如下幾點(不討論累庫占壓流動資金):
一是對2021年一季度歐美疫情繼續失控的擔憂。據上海、浙江貿易公司反映,近日受歐州部分國家及日本等“封國”的影響,部分在10、11月份簽訂的紡服訂單遇到執行難題,并且隨著英國、南非等國家新冠病毒出現變異(傳染能力增強40%-70%)及疫苗產能不足等影響,市場擔情情緒不斷升溫;
二是11、12月份海運費飛漲,集裝箱一柜難求,加之我國電子產品、汽車零配件、小商品等出口強勁反彈,出口成本快速增長,對于“利潤薄,靠數量”取勝的紡服企業壓力偏大;
三是考慮到2021年美聯儲“無限量”寬松,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增大,紡服企業擔心接長單和大單有限的利潤再次被匯率大幅波動吞噬;
四是從外圍市場、國內產業鏈、棉花期貨內外盤走勢看,2021年棉價“易漲難跌”,而疫情肆虐下的國外采購商、零售商不僅普遍壓價,并且合同執行比較苛刻,從后期成本上漲、降低合同風險的角度,紗廠謹慎接長單和大單。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國棉花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