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石化120萬噸/年乙烯改擴建工程于2012年10月投產,宣告我國首個國產化大型乙烯成套技術工業化獲得成功。“大乙烯”投產后,大慶石化以“建設全國一流乙烯生產廠”為發展目標,不斷更新經營管理觀念,大膽進行管理創新和前沿技術應用,在行業競爭中一直保持相對優勢,乙烯收率、雙烯收率和乙烯能耗等關鍵經濟技術指標多年來穩居中國石油企業前列。
2020年,大慶石化緊緊抓住國內乙烯產品市場需求強勁的利好時機,充分發揮煉化一體化優勢,科學統籌,強化過程管控,按最佳效益路線組織生產,提高裝置運行管控水平,全力以赴確保三套乙烯及配套裝置365天穩產高產,奮力實現年產乙烯128萬噸、丙烯60萬噸奮斗目標。
為打贏“穩產增效攻堅戰”,擴大乙烯產量,為下游裝置做好“原料保衛戰”,大慶石化發揮“煉化一體”優勢,根據連續重整開工對化工原料平衡及公司整體效益的影響,采取將新建連續重整開工時間由4月份推遲至四季度。根據航煤需求及效益情況,階段性將煤油組分轉產石腦油,為化工裝置滿負荷運行提供原料保障,化工輕油產量同比增加0.8萬噸。
大慶石化積極采取“減油增化”經營策略,多產高附加值產品。持續調整優化生產和原料供給,確保原料科學平衡進廠,以需求為導向提高生產的靈活性,按照最佳吃配方式優化組織生產,擴大原料互供,實現創效增盈。按照原料優化方向,通過加強內外部原料平衡管理,努力增加油田輕烴、石腦油等資源進廠,合理控制醚后碳四投料量,積極落實油田輕烴進廠計劃,應收盡收油田輕烴資源。針對碳四、輕烴等優質原料供應量上升的利好形勢,堅持用好用足優質原料,并對裂解爐運行方式優化調整,按最佳效益路線科學組織生產,優化匹配裂解爐負荷和原料結構,努力提高目的產品產量和收率,確保整體增產增效。
裝置長周期運行,是提高企業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釋放大乙烯生產能力的保障。大慶石化不斷加深裝置運行規律的再分析、再認識,按最佳效益路線科學組織生產,針對不同爐型排布和原料結構,精細調整裂解深度、稀釋比等參數,目標產品產量持續攀升,主要產品產量和裝置能耗均優于去年同期。
為保證裝置的長效穩定運行,化工一廠不斷完善裂解爐操作工序,加強關鍵機組特護,強化輔助系統運行維護,為裝置長周期安穩運行“加碼”。他們對三套乙烯裝置20臺裂解爐進行升級管理,“一爐一檔”建立專項檔案,24小時優化保運,使裂解爐火嘴、風門、空氣預熱器等重要部件狀態穩定,多臺裂解爐先后刷新長周期運行紀錄。2020年10月8日,大慶石化生產乙烯100.06萬噸,“百萬噸”乙烯生產周期由284天縮短至281天,實現歷史性新突破。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人民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