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升級影響,銷區經營主體集中“搶豆”,加之關內產區寒潮導致收購中斷,快速推升豆價。春節日益臨近,豆制品需求經歷短暫旺季之后,將會集中休市,豆市上漲后勁不足。
國內食用大豆市場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升級影響,銷區經營主體多夾雜著恐慌情緒集中介入產區“搶豆”,同時,關內產區曾連續遭遇兩輪寒潮侵襲,導致收購中斷,以致庫存降低從而快速推升價格。短短10天時間,關內魯、豫、皖產區價格上漲幅度多在600~700元/噸之間,而江蘇南部產區優質類品種綜合漲幅達700~800元/噸。上周中期,各地價格沖高后外發量在預期之中大幅下降;本周,隨著外發量進一步減少,各地收購商均將保持謹慎,關內產區高昂的豆價開始出現松動跡象。
東北產區大豆現貨價格走出獨立行情,明顯背離期貨價格,但因疫情防控所帶來的封閉管理,使得許多主產區貨源流通中斷,部分能夠通過水運和鐵路運輸的區域,價格卻大幅走高。受關內價格過于高昂影響,部分豆制品加工企業和銷區經營商不得不接受產區特殊環境下的硬性報價。本周,產區外發量將明顯減少,春節前東北大豆行情將在堅挺狀態下進入休市。
銷區經營商在恐慌心理狀態下大量增加庫存,恰在此時,各地副食品及蔬菜價格大幅上漲,拉動豆制品消耗快速提升。受各種原材料漲價影響,豆制品銷售價格均有所上調,提振了加工商的信心。隨著節日臨近,豆制品需求經歷短暫旺季之后,將會集中休市,2月底市場方可逐漸恢復。但今年春節前“立春”,節后南方氣溫回暖較快,常規類越冬蔬菜將會取代部分需求,加上油脂企業壓榨量減少后,進口大豆價格可能會出現大幅回調,進入食品市場的數量大概率將增加。因此,節后豆市存在較多不確定性,3月份產區有可能會經歷漲跌互現的過程,建議經營主體適度把握。
關內:見頂回落 報價松動
關內豆市曾一度呈現“火箭式”噴發,行情超前進入頂端。市場快節奏地大批補庫后,上周中期各地外發量大幅縮減。春節前留給產區一定補庫時間,但各地收購商搶糧積極性明顯打折,一味超前高報價格的商戶豆源滯留。因漲價“余波”未盡,倉中虧空的商戶索性暫緩收購,本周收購價格下調已是“板上釘釘”。
上周,江蘇南部產區豆價依然堅挺,南通、鹽城、東臺、大豐、淮安等地“黑臍王”“大乳白”“翠扇”“腐豆”類優質精加工豆源裝車報價繼續上沖,許多報價超前的商戶喊出7600~7700元/噸“天價”,引領市場主流價格達到7400~7500元/噸,但普遍呈有價無市局面。北部徐州市賈汪區、睢寧、沛縣“雜花豆”裝車報價6960~7000元/噸,部分單收優質品種成交價7160~7200元/噸。河南、安徽大豆價格上周均達頂峰,許多囤積貨交易價最高達6700~6800元/噸,多數產區現收貨源報價達6900~7000元/噸,外發量明顯減少。區域間收購均很謹慎,阜陽太和縣倪邱鎮部分收購網點收購價下調200元/噸,最高時外發價曾達6840~6900元/噸,目前裝車價6700元/噸。本周各地區豆價可能下調100~200元/噸,流通量將進一步下降。
山東魚臺、金鄉、梁山、微山、嘉祥、德州等地裝車報價最高達7000~7100元/噸,實際成交寥寥無幾。上周末,大部分商戶價格開始松動,但市場采購已經趨弱或轉向東北。
由于氣溫逐漸回暖,本周關內豆區價格理性調整后,收購量或略有增加。建議各地收購保持謹慎,隨著各地疫情防控措施的完善,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前緩解人們的恐慌心理,銷區因恐慌而高價囤積的貨源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消化,很多不確定因素或抑制現行豆價高位運行,值得密切關注。東北:疫區擴增 流通受阻關內大豆價格大幅上漲,令市場加快轉向東北采購,但東北產區黑龍江多地突發疫情,受防控措施升級影響,中高風險地區封閉交通及控制人員進出,以致大豆外發和收購秩序受到影響,部分沒有封閉的產區裝車報價大幅提高,成交率明顯增大。本周起,外運量將大幅下降,春節前豆價或在持續“漲聲”中“收官”。 連盤期貨豆一主力合約失去外盤支撐,已連續兩周“進進退退”,高點始終難以沖至5800元/噸,低點難近5600元/噸,對現貨失去實質性的影響,持豆主體挺價信心不減?,F貨豆價走出獨立行情,與期貨價格大幅背離。
上周,產區正常收購的地區,毛糧收購價已破5400元/噸,優質豆源已達5500元/噸,汽車運輸費用上漲,且車輛難求。蛋白含量在39%~40%之間的普通塔選商品豆裝車報價5700~5800元/噸,蛋白含量在40%以上且不提大粒的混合塔豆最高報價達5900元/噸,優質品種和分離的大粒商品豆6000~6100元/噸。
本周,東北產區大豆外發量將大幅下降,隨著疫區管控范圍擴大,低風險區貿易商收購積極性也受到影響,現行價格失去提振,春節前東北產區大豆行情或就此終止,比往年同期提前休市的可能性較大。
后市:變數增多 撲朔迷離
銷區市場并非因需求拉動積極補庫,之所以會接受產區的高價位,主要是擔心春節后疫情防控升級進貨困難。市場超前補庫,打亂了節后入市預期。豆源庫存量較大,加上疫情不確定,節后市場運行態勢難料,經營主體還需對下列情形多加思考。
★市場的恐慌增加了庫存,打亂了正常的補庫預期,拉長了待加工豆源的消耗周期。
★“立春”節氣在春節前,南方氣溫回升快,越冬類蔬菜提前入市,減少豆制品消耗。
★節前油脂需求大增,居民超量囤積;養殖出欄集中,節后粕類需求銳減,壓榨產能下降后進口豆源外溢現象增加,替代源擴增對高昂的國產豆需求將形成沖擊。
★3月上旬東北產區將迎來春季備耕,豆農余豆會在此前集中售出。受疫情影響,許多主產區節前該釋放的豆源沒有流出,節后壓力將集中體現。
★食品企業加工量總體減少,蛋白企業產能也比往年下降,一是由于原材料成本提高后,產成品難以跟隨同步上漲;二是國際疫情抑制產成品出口。
★東北產區反映單產下降,但總產在面積增加的情況下不會低于上年,加之上年秋收豆源入市推遲20天,銷區加大了關內和進口豆源用量。同時,國儲、省儲沒有入市分解豆源,油脂壓榨量更比往年下降,其豆源持有主體分散。
綜合分析,排除疫情影響,銷區市場正常進入轉化的時間要在2月底(即農歷正月十五以后)至3月份。蛋白企業或在此時進入產區市場,但不會集中大量采購。而此時,東北豆農售豆會給部分持豆主體帶來壓力。
海關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進口大豆總量達1.0003億噸,已超歷史最高紀錄。這些豆源消耗難以與需求匹配,國內期末庫存明顯增加。美盤在中國購買力加大的過程中持續上漲,美農報告一再調低產量和期末庫存,刺激盤面升高。目前,南美天氣炒作也明顯“收斂”,巴西大豆單產預估下降,但面積大幅增加后總產增幅明顯。此時,美盤豆類品種全面下跌。
隨著春節臨近,國內豆市很快進入休市期,而休市過程中,進口加拿大、烏克蘭、貝寧、烏拉圭等小批量品種將源源不斷地入境,屆時供需將發生較大變化,未來國內豆市撲朔迷離。建議持豆主體不要太樂觀,隨時關注利空因素。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捎糜诖_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糧油市場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