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是我國鋼材出口量最大的地區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暴發,我國疫情率先得到控制,鋼材需求恢復迅速,內外價差擴大,鋼材進口數量大幅增加,出口數量明顯減少,凈出口量創近9年新低。進口鋼鐵資源沖擊是壓制2020年我國鋼材價格的重要原因。展望2021年,隨著疫苗投入使用,全球經濟復蘇背景下,海外制造業補庫周期開啟,外需回暖是2021年我國鋼材需求的重要增長點。
A2020年受疫情影響,我國鋼材凈出口量大幅回落
2016年以來,受供給側改革及國內鋼材需求韌性影響,我國鋼材價格偏強,鋼材凈出口呈逐年下降態勢,2015年我國鋼材凈出口9961萬噸,至2019年該值降至5199萬噸,復合年化增長率為-15%。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大暴發,由于我國疫情率先得到控制,鋼材需求恢復迅速,內外價差擴大,鋼材進口數量大幅增加,出口數量明顯減少,凈出口量創近9年新低。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20年1—12月,我國鋼材進口2023萬噸,同比增加64.4%;鋼材出口5367萬噸,同比減少16.5%;鋼材凈出口3344萬噸,同比減少35.68%。鋼坯凈進口量亦大幅攀升,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20年1—11月,我國鋼坯進口1747萬噸,同比增加697%;鋼坯出口1.7萬噸,同比減少50%;鋼坯凈進口1745萬噸,同比增加709%。
從進口來源看,我國鋼材進口主要來自日本、韓國、我國臺灣地區,2020年1—11月,從日本、韓國、我國臺灣地區進口鋼材分別為443.03萬噸、477.69萬噸、202.78萬噸,占鋼材總進口量分別為23%、25%、11%,三地合計占比60%。相比2019年,我國從日本、韓國進口鋼材絕對值雖然有所增加,但占鋼材進口總量比例有所回落,分別下降18個百分點和7個百分點。從進口品種看,板材進口數量最多,但2020年占比有所回落,從2019年的84%下降至2020年的72%,棒材進口占比提高,從2019年的10%上升至16%。
2020年1—11月,我國板材進口1360萬噸,其中熱卷進口650萬噸,占比鋼材總進口量34.45%;冷軋進口265萬噸,占比鋼材總進口量23%。板材進口亦主要來自日本、韓國、我國臺灣地區,2020年1—11月,我國從日本、韓國、我國臺灣地區進口板材分別為376.8萬噸、440.2萬噸、189.3萬噸,分別占板材進口總量的27.7%、32.4%、13.9%,三地合計占比74%。
從出口目的地看,我國鋼材主要出口目的地為亞洲,其中東南亞是我國鋼材出口量最大的地區,非洲、拉丁美洲亦是我國鋼材出口的重要目的地。2020年1—11月,我國出口鋼材至亞洲地區的量為3321萬噸,占鋼材總出口量的68%,出口鋼材至東南亞、韓國、印度、我國香港地區、我國臺灣地區、日本分別為1588萬噸、510萬噸、106萬噸、91萬噸、82萬噸、81萬噸,占鋼材總出口量分別為32.5%、10.4%、2.2%、1.9%、1.7%、1.7%。2020年1—11月我國出口鋼材至非洲、拉丁美洲分別為578萬噸、514萬噸,占鋼材總出口量分別為11.8%、10.5%。2020年1—11月,我國對亞洲地區鋼材出口大幅下降,同比減少863萬噸,其中,對東南亞、韓國出口同比分別下降417萬噸、266萬噸。
從出口品種上看,板材出口數量最大,2020年1—11月,板材出口2970萬噸,其中,鍍層板(帶)出口1021萬噸、熱軋出口615萬噸、彩涂板(帶)出口604萬噸、冷軋出口350萬噸。近5年板材出口占總鋼材出口比例明顯提升,從2016年的44%上升至2020年的61%,其中鍍層板(帶)出口占比提升最快,從2016年的11.6%上升至2020年的21%,彩涂板(帶)、冷軋出口占比亦有所提高,分別從2016年的7%、4.3%上升至2020年的12%、7.2%。熱軋出口占比不升反降,從2016年的14.6%下降至2020年的12.6%,反映出我國鋼材出口附加值提升。棒線材出口量明顯萎縮,2020年1—11月,棒線材出口量626.5萬噸,近5年棒線材出口量占比明顯回落,從2016年的38%降至2020年的13%。
B2021年因經濟復蘇向好,全球鋼材價格明顯反彈
2020年四季度以來,隨著外需強勢復蘇,海外制造業補庫帶動中國出口顯著增加,進口沖擊明顯減弱。海外主要經濟體制造業PMI自2020年5月明顯反彈,基本處于50以上擴張區間。海外熱卷、冷軋板坯、鋼坯等鋼鐵資源價格持續上漲,全球主要國家冷軋價格自2020年10月以來漲幅172—348美元/噸,全球主要國家熱卷價格近1個月漲幅155—419美元/噸,美國板材價格漲幅最大。伴隨著海外鋼材價格強勢上漲,鋼材內外價差明顯收斂,截至1月15日,中國與東南亞熱卷價差27美元/噸,月環比下降34美元/噸,同比下降74美元/噸,較2020年7月中峰值的124美元/噸明顯下降。
從庫存看,美國庫存處于歷史低位,更貼近下游的批發商及零售商庫存同比降幅率先收窄,2020年10月制造商庫存同比降幅亦觸底回升,顯示制造業補庫周期已經開始。美國需求恢復進度較好,但供給能力恢復較慢,2020年11月,美國工業總體產出指數同比下降5.41%,零售商銷售額同比增加6.51%,因此海外供需缺口將帶動我國制造業出口。
2021年隨著外需好轉,鋼坯、熱卷等進口資源回落,我國鋼材供給壓力明顯減小。雖然歐美疫情反復影響短期經濟復蘇節奏,但目前主要國家病死率并未明顯上行,同時S蛋白是否變異尚缺乏權威結論,暫時不必過度擔憂疫苗有效性,因此市場復蘇的主要邏輯并未發生改變。疫后經濟修復與傳統復蘇有區別,體現為所有國家同周期,共振性更強,在絕大數行業經歷過被動出清,需求恢復快于供給恢復,價格彈性更大。后續仍然要關注疫苗的有效性以及疫苗接種的覆蓋率是否達到預期。
C全球貿易共振背景下,海外制造業補庫周期開啟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大背景下,我國疫情率先控制,鋼材需求恢復迅速,內外價差擴大,我國鋼材進口數量大幅增加,出口數量明顯減少,凈出口量創近9年新低,進口鋼鐵資源沖擊是壓制2020年我國鋼材價格的重要原因。
展望2021年,隨著疫苗投入使用,全球經濟復蘇背景下,海外制造業補庫周期開啟,外需回暖是2021年我國鋼材需求的重要增長點。目前內外價差已回落至2019年疫情沖擊前水平,若我國鋼材進口量、出口量回歸至2019年水平,預計2021年鋼材進口量同比將減少793萬噸,出口量同比將增加1062萬噸,2021年我國鋼材凈出口同比增加1855萬噸,此外,鋼坯、鐵礦石等進口資源增量將明顯較少。在全球貿易共振背景下,我國鋼材價格有望延續偏強走勢,特別對于進出口主要品種板材來說,價格彈性更大。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