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國家發改委了解到,目前,大批待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已經“在路上”,春節前后至“兩會”期間將繼續投放,持續保障市場供應。展望后期,今年上半年生豬出欄量可能明顯增加,豬肉價格有望繼續下降。
為進一步滿足春節期間人民群眾豬肉消費需求,國家發改委積極運用儲備調節這一關鍵手段,會同有關部門連續組織開展中央儲備凍豬肉投放。2月2日,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發布公告,宣布將于2月4日(臘月二十三)、2月9日(臘月二十八)兩次掛牌投放各3萬噸中央儲備凍豬肉,這是近期國家組織的第8、9批投放。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在國家發改委指導下,各地結合群眾就地過年、消費需求增加的情況,也組織開展了聯動投放。國家和地方投放儲備肉,不僅增加了市場供應,還發揮了引導市場主體增加豬肉供給的作用,促進了市場價格平穩回落,取得了積極成效。為保障2021年豬肉市場供應,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精心制定了投放方案。2020年12月17日(冬至前4天),首批2萬噸中央儲備凍豬肉掛牌投放,成交情況良好。此后,又以每周2萬—3萬噸的節奏連續投放。截至2021年1月28日(臘月十六),已組織7批中央儲備凍豬肉投放,累計掛牌投放量達18萬噸。目前,大批待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已經“在路上”,春節后至“兩會”期間將繼續投放,持續保障市場供應。國家發改委稱,當前豬肉市場供應較為充足,價格穩中回落。國家和地方儲備肉投放有效增加了市場供給,為消費者提供了經濟實惠、質量可靠的更多選擇,也有力地穩定了市場價格。
從往年季節性走勢看,春節前豬肉價格通常保持漲勢。進入2020年12月,在豬肉消費旺季的拉動下,豬肉價格出現了一波上漲,36個大中城市超市集貿市場豬肉(精瘦肉)零售價格從27.5元/斤上漲到了2021年1月21日的30.36元/斤。隨著國家和地方儲備肉的聯動投放,今年1月下旬豬肉價格企穩并小幅回落。2月2日,大中城市精瘦肉價格平均為29.96元/斤,比10天前下降1.3%,同比下降了12%。預計隨著更多地方啟動儲備肉投放,豬肉價格可能繼續緩慢回落。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生豬存欄量為40650萬頭,恢復到正常年份(2017年)的92.1%,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161萬頭,比2019年年底翻番,生豬生產恢復勢頭良好。國家發改委表示,展望后期,2021年上半年生豬出欄量可能明顯增加,豬肉價格有望繼續下降,廣大群眾豬肉消費將有更堅實的供應保障。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