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美玉米走勢相對比較明朗,從年度來看美玉米的價格走勢大致經歷了如下幾個階段:單邊下跌、底部震蕩、單邊上行。
2020年初,新冠疫情情緒尚未蔓延,市場關注的焦點更多聚焦于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定如何簽署,疊加著對于南美天氣的預期進行交易。中美貿易協定在2020年1月15日正式落下帷幕,雙方在農產品方面約定:中國在2017年的基數之上,2020日歷年度自美采購和進口規模不少于125億美元,2021日歷年度在2017年的基數上不小于195億美元。對于美玉米的出口需求長期利好,但隨后武漢疫情的蔓延沒有讓美玉米的出口需求利好在短期兌現。
2020年1月中旬—5月中旬,美玉米價格直線下跌,其中核心因素是疫情的驅動。這段時間美玉米的影響主要受到原油價格的影響,下跌的原油價格抑制了燃料乙醇的需求,進而抑制了美玉米的需求。2月初到4月末,原油需求端受損,供給端受到價格戰的影響,并且在四月末出現了歷史上極為罕見的空逼多行情,價格快速下跌,美玉米價格受到抑制。此外,播種面積較去年同比增加,南美天氣較好,南美玉米生長進度快于預期,以及3月份的南美玉米賣壓也對美玉米的價格產生了抑制。這段時間,美玉米最高價出現在2020.01.23的394.00美分,最低價2020.04.23的309美分,時間大致4個月,極差85美分。
2020年5月中下旬—7月末,疫情因素緩和,原油價格反彈。美玉米走勢與原油價格開始脫鉤,這段時間美玉米的走勢處在一個磨底的過程。這段時間美玉米生長季天氣良好,單產良好,陳季美玉米出現賣壓,但同時乙醇的需求也開始恢復,多因素疊加市場相對缺乏大的炒作題材,盤面低位震蕩。這段時間,美玉米最高價出現在2020.07.09的355.00美分,最低價2020.04.23的309美分,時間大致3個月,極差46美分。
2020年8月至今,國內8月末東北臺風點燃美玉米需求,南美天氣因素帶動美玉米與美豆價格共振。2020年7月30日,美玉米日度出口銷售數據披露,對中國單日出口銷售玉米193.70萬噸,創單日出口銷售記錄,但當時的盤面幾乎沒有對出口銷售數據做出反應,反而出現了小幅的回調,當時主要在交易陳玉米的賣壓以及單產改善的預期。盤面真正的上漲出現在8月13日,美國中部地區出現風暴,玉米優良率下降,價格開始上漲,8月末起的三場臺風,徹底點燃了中國的玉米市場,給予了美玉米豐厚的出口利潤,美玉米出口銷售數據激增。從9月份開始,市場心理預期不斷發酵,美玉米自身出口銷售預期不斷疊加,加之11月末USDA單產的下調給予美玉米自身充分的上漲動能。此外,2021年的拉尼娜預期,對于南美大豆也造成了減產的預期,以及12月末阿根廷的罷工事件,臨池大豆價格一路走強,給予了美玉米強勁的支撐。截至2021.02.03,美玉米最高價出現在2020.02.01的555.75美分,最低價2020.08.04的320美分,時間大致6個月,極差215.75美分。2020.10.15美玉米主連突破400美分心理價位,2020.10.30最高價476.00美分,突破2019.06.28的4最高價68.00美分,創6年新高,2021.01.13最高價541.50美分,突破2014.05.09的最高價522.75美分,創7年半新高。2021年一月最后一周,單周出口銷售量752.03萬噸創歷史記錄。
簡而言之,2020年上半年的美玉米行情由疫情和原油價格驅動,2020年下半年的美玉米行情由中國的需求和臨池大豆價格共同驅動?;仡^看行情順暢且完美,筆者認為提出兩個反思的點: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于2020年1月15日簽署,是否可以在5-8月的盤整期及時的預料出口銷售的大幅增加?2020年7月30日的單日出口銷售數據幾乎沒有驅動行情,但是2021年1月末的出口銷售幾乎對盤面造成了50美分的影響,7月末至8月13日的期間是否可以有機會充分的預料行情,或者說當前的市場是否像驚弓之鳥?
對于2021年的美玉米行情,供給端關注3月份的美玉米種植面積。需求端需要持續關注美玉米對中國的出口需求,以及油價回暖是否會帶動燃料乙醇的消費。目前美玉米庫消比維持低位,預計整體供需格局仍舊緊張,仍然較為可觀的中國南港出口利潤仍然繼續美玉米上方一定的空間,中美貿易協定的執行仍然有利于美玉米的出口,拉尼娜的情況相較上一拉尼娜周期較為溫和。綜合以上因素,預計2021年美玉米高位震蕩上行,價格區間暫且預計[500,700]美分。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捎糜诖_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糧期貨研究中心)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