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費或將維持高位
2月19日,最新波羅的海貨運指數(FBX)亞洲至北歐即期運價比前一周上漲3%,達到8430美元/40英尺,比12月初上漲145%,比去年同期大幅上漲428%;亞洲到東地中海港口的即期價格本周上漲了3%,達到每40英尺7893美元,比12個月前上漲了270%,2月19日單日運價達到7969美元。
美線方面,根據FBX數據,經過數周的停滯后,從亞洲到美國西海岸的即期運價上周創下了每40英尺4654美元的新紀錄,較前一周增長了7%,2月19日單日運價更是達到創紀錄的4709美元。
而根據2月19日上海航運交易所最近一期發布的數據顯示: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指數為2875.93,較上期上漲1.8%。2月19日,上海出口至歐洲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4281美元/TEU,較上期上漲4.2%。地中海航線,市場行情基本與歐洲航線同步,本周貨量回落,供求關系穩定,本周市場運價小幅下跌。2月19日,上海出口至地中海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4252美元/TEU,較上期下跌0.7%。
數字合同平臺紐約航運交易所(NewYork Shipping Exchange)首席執行官戈登?唐斯(Gordon Downes)在評論托運人面臨的嚴峻市場形勢時表示,他不認為新冠疫情過后“幾年內”運價會回落。“事實上,我認為該行業正處于結構性上升周期的開始。”
港口擁堵中
目前歐洲部分港口包括英國最大的集裝箱港口費利克斯托港、歐洲第一大港荷蘭鹿特丹港和歐洲第二大港比利時安特衛普港都出現了塞港情況,導致了貨物堆積,船舶延誤。
雪上加霜的是,一些國家還在搞罷工。希臘拖船和打撈船員聯合會決定從當地時間2021年2月23日00:01開始在希臘第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舉行48小時的罷工,直到2021年2月24日24:00結束。在罷工期間比雷埃夫斯港將無法提供拖船服務,這會降低船舶在港口的操控性,影響船舶靠岸,船舶在抵達港口后,停泊會成一大問題。而在罷工結束后,堆積如山的貨物,又會使得港口出現嚴重的擁堵。
在美國方面,洛杉磯/長灘的擁堵或蔓延整個美西海岸,所有主要碼頭的擁堵進一步惡化。
在洛杉磯和長灘停泊的集裝箱船需要平均等待8.3天才能卸貨,比前期的8.0天有有所延長;據報道每天有35-40艘船停泊在錨地等待,美西兩個主要碼頭的擁堵已創下記錄,承運人正在尋找其他港口。
全美零售聯合會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1月的進口量是過去幾年所見水平的兩至三倍,該協會預計今年夏季,美國主要港口的集裝箱進口量將達到創紀錄水平。
此外,中歐班列方面,因口岸站嚴重積壓,自2月18日18點至28日18點止,各站發經霍爾果斯(境)出口的棚車裝運的各類貨物一律停裝。本次停運之后,后續的清關速度有可能會受到影響。
歐洲零售商暫緩訂貨
由于運費一漲再漲,不少零售商暫時擱置了下單計劃。這其中又以歐元區的反應最為明顯。從亞洲進口商品的成本不斷上升,正導致歐洲商品短缺,從家具、自行車、體育活動設備到兒童玩具,短缺正在影響歐洲人的日常生活。
全球運輸服務機構Bimco的分析師彼得?桑德表示,成本上升“對小型進口商和零售商的影響,比樂購、沃爾瑪和宜家等公司的影響要大”,前者需要運送額外的貨物,通常需要承運人考慮運輸價格成本。
在國際貨運市場Freightos對900家中小型企業進行的調查中,77%的企業報告稱,在過去6個月里,它們遇到了連鎖供應困難。IHS Markit的調查則顯示,供應商交貨時間不斷延長,創1997年來最高紀錄。供應緊張不僅影響零售端,也對歐元區范圍內的制造企業產生沖擊。
此外,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缺箱嚴重、碼頭擁堵、極端天氣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全球主干航線綜合準班率指數繼連續4個月下降之后,2021年1月繼續下行,再次刷新自2019年該指數始發以來的最低紀錄——22.36%。
2021,有訂單且能正常出貨的紡織外貿人,真是太“牛”了。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全球紡織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