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以來,農產品期貨走勢出現明顯分化。豆一期價節節攀升,突破6000元/噸整數關口,不斷刷新歷史高點,豆二期價沖高回落,粕類期價陷入調整,連續兩個交易日累計調整幅度近4%。
“目前影響豆一期價的主要因素來自于國內市場。”寶城期貨農產品高級研究員畢慧認為,隨著國內產區收購加速,農戶惜售依然明顯,市場中可流通糧源數量銳減,支撐貿易商挺價心理。雖然蛋白廠仍有庫存待消化,并不急于采購,但在下游消費回暖的預期推動下,豆一期價強勢領漲現貨市場,反映出市場預期的改善。同時隨著政策窗口期的逐漸臨近,市場的樂觀預期持續發酵,推動期價持續刷新歷史高點。
“相比之下,豆二期價明顯受到外盤美豆期價的走勢影響。”畢慧認為,當前主導外盤美豆期價的因素來自于美豆出口、國內壓榨、南美大豆產量預期三個方面。本周一,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出口檢驗周報顯示,截至2021年2月25日當周,美國大豆出口檢驗量為88萬噸,迄今為止,2020/2021年度美國大豆出口檢驗總量為5187.9萬噸,同比提高76.3%。美國對華大豆銷售總量為3587萬噸,同比增加195.2%。
本年度的前26周,美國大豆出口量已經相當于全年出口目標的84.7%。美豆出口仍保持強勁,美國農業部在月度報告中頻頻上調出口預估,構成美豆期價的重要支撐。
在畢慧看來,美國國內大豆壓榨來看,單月的大豆壓榨量仍保持在歷史高位。一方面,阿根廷豆類制成品可供出口規模受限,給美國豆類制成品出口提供空間;另一方面,美國大豆壓榨利潤保持在1美元/蒲以上,支撐美國大豆壓榨廠的壓榨積極性。
美豆出口和內需兩旺構筑美豆期價的重要支撐。與此同時,今年南美大豆收獲持續緩慢,巴西大豆收割10年來最慢,巴西咨詢機構AgRural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月25日,巴西2020/2021年度大豆收獲完成25%,周比提升10%,遠低于去年同期的40%,為2010/2011年度以來的同期最慢收獲步伐。
與此同時,巴西大豆物流運輸問題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巴西大豆出口裝運速度仍偏慢,巴西全國谷物出口商協會Anec預估,2月大豆出口量為500萬噸—608.3萬噸,低于此前預估600萬噸—799萬噸。去年2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為900萬噸,由于今年巴西大豆出口量為2014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導致國內進口南美豆的到港量出現延期到港,并直接影響到華東地區部分油廠的開工生產。此外,國內港口大豆庫存加速去化,減輕豆二期價反彈壓力,令豆二期價表現出一定的抗跌性。
油脂油料方面,格林大華期貨農產品高級分析師劉錦告訴期貨日報記者,上周國內豆粕價格振蕩幅度較大,在美豆大幅上漲的情況下,國內豆粕不漲反跌,出乎很多人的預料,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豆粕、油脂之間強弱不同。市場油強粕弱的主要邏輯為國內生豬疫病嚴重,下半年生豬存欄恢復緩慢,導致豬飼料需求放緩,同時動物油脂產出減少,間接增加植物油的需求,預計多油脂空豆粕市場格局還將延續。
國海良時期貨研究所負責人王晨希認為,從基本面來看,油脂前期的上漲主要驅動力來自低庫存。短期開機增長有限、下游復工開學等需求仍在,低庫存強基差狀態預計仍能持續一段時間,將對油脂期價起重要支撐左右,但要關注的是豆油、棕櫚油將陸續步入中期累庫階段。
豆油方面,南美洲農作物繼續豐產,近期多家機構上調巴西產量,雖然短期裝船偏慢,但集中上市終會到來,預計4月開始我國進口大豆到港量將開始明顯增長。棕櫚油方面,國內棕櫚油庫存雖處相對低位,但較去年最低庫存水平已明顯回升,棕櫚油現貨基差不及豆油強勁,馬棕油2月產量數據已開始環比增加,隨后同樣是一段季節性增產累庫周期。
市場預期馬來西亞2月供需報告將會上調其棕櫚油產量,同時因中國需求減少而下調出口預期。這令馬來西亞棕櫚油期價大幅走低,拖累國內棕櫚油價格。這將會改變油脂的價格走勢嗎?
劉錦認為,尚不能改變。國內油脂消費主要集中在豆油,棕櫚油和菜油方面。目前,豆油和菜籽油的整體庫存仍處于歷史低位。截至2月26日,豆油商業庫存84.74萬噸,食用棕櫚油商業庫存67.37萬噸,均處于5年歷史同期相對低位;沿海地區、華東和長江地區菜油庫存總共不足30萬噸。此外,目前國內部分地區油廠由于缺少大豆停機,這令豆油的供應進一步趨緊,油菜籽的進口不足,也導致國內菜油產出有限,油脂市場整體供給依舊偏緊,因此經過回調之后的油脂期價,仍具有買入價值,可布局遠月合約。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