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來,國際棉價在2月份上漲,但3月初出現下跌,ICE期貨5月合約從85美分漲到94美分,之后回調至84美分。12月合約從80美分漲到88美分,最后回到81美分。同期,考特魯克A指數從90美分漲到99美分,最終跌回到93美分。
對于國際棉價的漲跌,說到底就是美棉供需的變化。拋開投機力量,市場應當對當前及未來的美國供需面有個基本的認知。
其一、近期棉價下跌的同時,美棉出口是減慢的。去年9月份以來,美棉每四周的平均簽約量均高于一年前的水平。2月初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美棉簽約量連續數周低于上年同期,而同期棉花價格也大幅下跌。本年度至今,美棉裝運量同比增長近20%,但都是中國的緣故,美棉對中國的裝運量同比增長300%以上,除了對墨西哥裝運同比增長23%以外,美棉對其他前十大出口目的地的裝運量都減少了20%或者更多。
其二、美國期末庫存從2018/19年度的490萬包增加到2019/20年度的730萬包。由于中國對美棉需求保持強勁,美國上年度增加的期末庫存被大量消化。另一個原因是去年美國收獲期遭受了極其惡劣的天氣,目前的美棉產量預測比去年8月減少了340萬包。如此,本年度美國期末庫存已經逐步下調到420萬包,和2017/18年度基本持平,而當時ICE期貨平均值為79美分,但高于之前十年里(2009/10-2016/17年度)大部分時間的價格水平。
其三、如果說美國基本面趨緊是本年度棉價上漲的原因,那么2021/22年度美國天氣和出口簽約對價格走勢來說將會非常重要。目前,美國得州西部的干旱仍在持續,太平洋的拉尼娜氣候會給美國南部產區帶來溫暖干燥天氣,從而導致得州西部的干旱加重。此外,拉尼娜還會導致大西洋的颶風增多,這兩件事對美棉生產都不是好事。
最后,美棉需求也存在不確定因素。雖然到目前為止美棉簽約和裝運的情況不錯,但都是中國的因素。目前中美第一階段協議還在執行,中國仍需大量進口美國農產品,2021年的進口額還將增加70億美元。美棉種植條件和中國的旺盛需求預示著下年度美國期末庫存將繼續收緊。不過,一旦中美協議終結,將給美棉出口和國際棉價帶來致命打擊。至于本年度后期棉價的走勢,雖然棉花需求的前景一直不錯,但美國在賣光陳棉之后不太可能繼續抬高價格,往年的價格走勢就說明了這一點。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中國棉花網)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