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鋁產業屬于朝陽產業,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是國內材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我國鋁產業正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既面臨增速放緩、效益下滑的嚴峻考驗,也呈現出結構優化、創新能力增強等積極變化。鋁企業要主動控制運營成本,重視人才培養和裝備升級,正確應對國際貿易摩擦;政府應積極引導鋁產業健康發展,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和優化產業布局,推動鋁企業齊頭并進、合作共贏。
引言
鋁及鋁合金因密度小、比強度高、耐腐蝕、易加工成形、導熱導電性好和可回收利用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建筑交通、電子通訊和國防軍工等領域。目前,鋁合金是僅次于鋼鐵的第二大金屬結構材料,正向著高強、高韌、耐腐蝕和材料/結構一體化方向發展。
總體來講,我國鋁產業起步較晚、根基較弱,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艱難歷程,也取得了令人驕傲的輝煌成就。進入新時代后,在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和業內業外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鋁產業正行進在由大國向強國轉變的道路上。科技引領產業,這是一條千古不變的真理。目前,國內鋁合金材料的研究基礎還比較薄弱,具體表現在自主開發的牌號較少,尖端技術領域所需的大規格高性能鋁合金材料還處在攻關時期。加強鋁合金材料的基礎研究,是推動鋁合金材料和產業發展的關鍵一招。
鋁產業屬于朝陽產業,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是材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十年來,隨著國內鋁產業發展速度的加快,在產業規模和生產技術等方面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成功培育了多個享譽全球的現代化鋁業集團公司,研發了一系列高性能的新型鋁合金。鋁土礦篩選、氧化鋁提純、電解鋁降耗、鋁合金鑄造、(深)加工及質量檢測等技術不斷推新,向安全節能、短程連續、高效精準等方向發展;相關技術裝備持續升級,朝智能、精密、緊湊等方向改進,加快了我國鋁產業向現代化進軍的步伐。
鋁產業的發展形勢
(一)產業規模及消費需求持續增大
我國是全球的鋁生產國和消費國,鋁產業規模及消費需求繼續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主要反映在建筑、交通、電力、機械等領域,其中建筑、交通仍然占比最高。
(二)產業技術裝備不斷升級
鋁錠品質向大規格和高均勻方向改善;工藝裝備向短流程、自動化方向更新;軋制技術向快速變形、大變形量和高精度方向創新。加上模具設計與加工方法不斷優化,材料的綜合性能和使用壽命大幅提高,高新產品不斷涌現。
(三)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大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關于加快鋁工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的通知》明確了鋁產業結構調整的目標,提出了增加高附加值鋁材的比重。到2020年,高精板帶材、工業型材、雙零鋁箔等高技術產品要占有一席之地;電解液鑄軋成型的產品比例達到70%;鋁加工材的綜合成品率超過76%。《鋁行業準入條件》的嚴格化也有利于提高產業集中度,推動產業向集群化方向發展。
(四)產業聚集態勢更加明朗
經過國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建設,我國已基本完成鋁工業產能向能源、資源富集地區,消費集中地區的轉移。具體表現為:電解鋁產業向西部轉移;鋁加工產業向北方轉移?!笆濉逼陂g,我國將加快完善“高效鋁產業鏈”,形成煤(水)?電?氧化鋁?電解鋁?鋁深加工?再生鋁一體化產業鏈,盡可能將原鋁就地或就近轉化為深加工產品。目前,珠三角鋁建筑型材板塊、中原地區民用鋁板帶加工板塊、環渤海民用鋁材加工板塊、長三角鋁箔加工及再生鋁板塊、西南軍民兩用鋁加工板塊、西北鋁加工板塊已基本成形。引導六大鋁產業板塊協同發展,進一步增強我國鋁產業國際競爭力。
鋁產業的發展現狀、運行狀況及面臨的挑戰
(一)發展現狀
2018年,我國鋁產業在堅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產業的轉型升級,持續擴大產品應用、開辟新的潛在市場,加大“三廢”監控力度、滿足日益嚴峻的減排要求,積極利用國內外市場、實現產能的利益優化,平心應對貿易摩擦、維護公正的貿易秩序等環境下砥礪前行,繼續保持高質穩速發展。下半年以來,受房地產、汽車等主要消費領域表現低迷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因素的影響,鋁產業呈現出增速放緩、消費疲軟、價格下行、效益回落、貿易摩擦增多等特點。
1鋁產品產量持續增長,增速有所回落
2010~2018年,我國氧化鋁、電解鋁和鋁材產量逐年穩步攀升(見圖1)。2018年,氧化鋁產量為7253萬t,同比增長9.9%;電解鋁產量為3580萬t,同比增長7.4%;鋁材產量為4554萬t,同比增長2.6%,增速同比回落7%。
2鋁土礦進口持續增長,鋁材出口創歷史新高
2018年,我國鋁產品進口額約為104億美元,同比增長0.8%;出口額約為174億美元,同比增長31.2%,貿易順差70億美元。進口方面:鋁土礦為8262萬t,同比增長20.6%;氧化鋁為51萬t,同比下降82.1%;未鍛軋鋁為20萬t,同比增長2.3%;鋁材為40萬t,同比增長0.1%。出口方面:氧化鋁為146萬t,同比增長近25.3倍;未鍛軋鋁為56萬t,同比增長2.1%;鋁材為523萬t,同比增長23.4%(見表1)。近年來,我國鋁材進口總量在短時期內基本保持穩定,尤其是航空鋁材、汽車車身薄板、動力電池鋁箔等高端鋁材仍然依靠進口,表明我國在上述領域未能取得生產技術和市場應用等關鍵性突破。雖然國際貿易形勢越發復雜,但我國鋁材出口呈現逆勢增長(見圖2)。
2018年,進口鋁材中鋁擠壓材為5.2萬t,占13%;鋁板帶為25.6萬t,占64%;鋁箔為6.8萬t,占17%。出口鋁材中鋁擠壓材為97萬t,占18.5%;鋁板帶為279萬t,占53.3%;鋁箔為129萬t,占24.7%(見圖3)。鋁材出口大幅增長,主要原因是鋁產業國際競爭力日益增強,但不排除非正常因素所致。例如,部分企業因國內外市場鋁價倒掛而采取加大出口力度來賺取差價或因出口前景堪憂而選擇提前突擊等。
3鋁礦采選效益增長,冶煉及壓延加工利潤下降
2011~2018年,我國鋁冶煉產業的利潤總額波動較大,經歷了2012~2014三年的漫長虧損期,2015年形勢開始好轉,之后兩年收益俱增,至2018年再次回落;壓延加工產業的利潤總額呈先增后降的趨勢,2016年收益最好,盈利約600億元)。2018年,鋁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為1.5萬億元,成本為1.4萬億元,實現利潤近372億元,同比下降40%。其中,鋁礦采選盈利7億元,同比增長18.7%;鋁冶煉及壓延加工分別盈利112億元和254億元,同比分別下降54.6%和31.4%。
4鋁冶煉節能指標逐步提高,環保理念不斷加強
近年來,我國氧化鋁綜合能耗和鋁錠綜合交流電耗整體上呈下降趨勢,一方面表明氧化鋁和鋁錠的生產裝備及工藝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見圖5),另一方面也表明環保理念逐漸深入人心。2018年,氧化鋁綜合能耗為392 kg標煤/t,相比前年增加近8 kg標煤/t;原鋁直流電耗約12900 (kW·h)/t,相比前年下降約16(kW·h)/t;鋁錠綜合交流電耗為13555 (kW·h)/t,相比前年下降約22 (kW·h)/t。
5電解鋁產能置換成績卓越,產業布局日益合理
2018年,我國電解鋁產業繼續推行嚴控新增、優化存量的政策,使產業發展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全年累計轉移電解鋁產能400多萬t,是名副其實的產能置換高峰期。其中,內蒙古和云南是產能購入大戶,兩地合計新增產能約300萬t;河南是產能轉出大戶,出讓產能超過200萬t。截止年底,全國累計置換落后產能約266萬t,新增產能約100萬t。通過跨省產能置換及企業兼并重組,產業布局得到進一步優化,產業集中度也有所提高。經統計,西部地區的電解鋁合規產能占比同比提高4%,達到65%,其中同比增幅最快的地區為貴州、廣西和云南,增速分別為50%、66%和129%。重點企業集團規?;潭炔粩嗵岣?,中鋁集團完成對云南冶金集團實施戰略性重組,電解鋁產能已躍居全球首位。
6鋁材產量分布相對集中,產業集群化趨勢增強
2018年,我國鋁材產量超過100萬t的省區市有14個,合計產量3936萬t,約占全國總產量的86%。排名前5位的是重慶、江蘇、廣東、山東和河南,產量達2653萬t,約占全國總產量的58%。從鋁材產量分布來看,除長三角和珠三角鋁材消費核心區域外,中西部電解鋁生產地的鋁產業規模也在持續擴大。在鋁材產量超過100萬t的14個省區市中,中西部就有7個,占據半壁江山(見圖6)。可見,圍繞電解鋁生產布局的鋁產業集中趨勢日益明顯。
7海外鋁資源開發平穩推進,全球性布局取得新進展
受國內鋁土礦品位下降、開采成本上升和環保治理趨嚴等因素的影響,鋁資源進口量占國內供應量比重同比提高。2018年,我國進口鋁土礦、氧化鋁分別為8262萬t、51萬t,折合一次鋁資源對外依存度為45%,較前年提高了5%。其中,自幾內亞進口鋁土礦達3818萬t,占比46%,是我國鋁土礦進口的來源。2018年初,酒鋼牙買加阿爾帕特氧化鋁廠的首船氧化鋁啟運回國,并啟動了工廠升級再造項目,擬將產能從165萬t提升至200萬t。此外,在印尼等地的鋁資源及氧化鋁項目也在積極推進。
(二)運行狀況
1傳統消費領域下行,鋁消費增速大幅回落
建筑與交通是我國鋁消費最主要的領域,與其相關的直接或間接鋁消費量占比超過50%。受國民經濟由高速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等因素的影響,這兩大領域在2018年運行表現低迷,下行趨勢較為明顯。例如,汽車月度產量同比呈現負增長,且降速逐月擴大,全年產量同比下降4.2%;商品房銷售面積累計增速由前7個月的4.2%降至全年的1.3%。盡管鋁合金建筑模板、新能源汽車、全鋁家具等新興產業發展迅速,但由于新增消費基數尚低,無法彌補傳統消費增速下降產生的缺口。2018年,電解鋁消費量為3713萬t,同比增長4.9%,增幅同比回落約4%,創近20年以來新低。重點消費領域下行,直接導致鋁冶煉及壓延加工產業利潤大幅下降。鋁消費與宏觀經濟呈高度正相關,隨著我國經濟呈現“新常態”式發展,鋁消費在未來一段時期也將呈現低速增長。
2突發事件效應疊加,氧化鋁出現凈出口
受海德魯巴西氧化鋁廠減產、美國制裁俄鋁、美鋁澳洲氧化鋁廠罷工等事件的影響,國際氧化鋁價格暴漲,成交價格最高達800美元/t,刷新了以往的紀錄。在此期間,國內氧化鋁價格一路上揚至3200元/t左右,差值近200美元/t。結果,2018年我國氧化鋁首次實現規模性出口,全年累計凈出口超過90萬t。為此,需要引起注意:一是當前國內氧化鋁生產規模已與電解鋁需求相匹配,甚至有所富裕,今后一段時期要審慎決策氧化鋁相關項目的投放與發展;二是此次氧化鋁大量出口主要得益于國際市場價格異常上漲,而非由氧化鋁產業競爭力提升所致。從長遠來看,這種現象是不可持續的,不應當將此作為在國內擴建氧化鋁產能的依據。實踐證明,隨著國際氧化鋁市場黑天鵝事件影響的逐漸消失,全球氧化鋁市場價格及運行將回歸正常。
3相關政策調整,或致企業經營成本上升
從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確定為國家戰略以來,我國環境保護方面的政策持續深度加碼,企業在環保上做的一次性投入和日常維護費用必將大幅增加。2018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明確提出從2019年1月1日起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和醫療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這一政策出臺后,不少地方發生了要求企業追繳職工社保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財政負擔。2018年9~10月,國家發布文件兩次提高有關鋁材產品的出口退稅率,旨在鼓勵企業加大出口,短期來看效果不太理想。
4國內消費不振,國際貿易形勢嚴峻
2018年以來,國內房地產、汽車、家電等鋁材傳統消費領域持續走弱,而帶動性強的新興應用領域未能及時發揮補償作用;國際貿易救濟案件數量呈爆發增長態勢,貿易摩擦此起彼伏,可能會影響到企業出口的積極性。
(三)面臨的挑戰
1鋁材需求量逐頂
我國人均鋁消費將在2023年前后進入飽和期,全口徑鋁消費總量將進入平臺期,預計達到4600~5000萬t。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入高質量增長,鋁需求增速全面放緩,符合后工業化時代消費強度減弱的規律。
2基礎研究滯后于產業發展
目前,新型鋁合金開發在自主創新方面還比較欠缺,相關研究工作多圍繞國外先進鋁合金進行。美國鋁協(AA)注冊的鋁合金牌號約700個,中國只占3個,基礎研究與工藝開發滯后可見一斑,反映出國內對鋁合金領域的諸多共性科學問題探索的不足。
3企業債務風險加劇
近年來,鋁企業的盈利空間不斷縮小、債務風險驟升,破產、倒閉現象日益突出。企業應當引起重視,主動調整經營方案,做好防范工作。
4貿易摩擦長期存在
由美國挑起的全球性貿易戰,涉及的鋁產品種類十分廣闊,粗略估計達到數千億美元。鑒于鋁材應用的普遍性,貿易摩擦對國內鋁產業將產生巨大沖擊。隨著我國在全球戰略地位的不斷提升,這類事件在未來可能還會發生。
鋁加工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發展現狀
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全面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開局之年。鋁加工產業深入貫徹新思想,積極踐行新理念,產業發展既面臨增速放緩、效益下滑的考驗,也呈現出結構優化、創新能力增強等積極變化,產業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步伐加快。
1鋁加工材產量增速放緩,產業發展進入換檔期
近20年來,我國鋁材產量經歷了由少至多的巨變。除2009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外,2016年前幾乎呈逐年增長的趨勢,年增長速度保持在10%左右。2018年,我國鋁加工材產量為3970萬t,相比前年增長了3.9%,增幅回落4.6%。這主要是因為傳統領域的增長放緩、新興市場尚未形成有效支撐的緣故。全年鋁加工材產量較前年沒有太大變化,產業發展明顯進入換檔期。
2鋁加工產業經濟效益下滑,盈利能力大幅減弱
2012~2016年,我國鋁加工產業平均銷售利潤率基本維持在5.2%。從2017年開始,這一指標開始下滑,且有加劇的趨勢。2018年,我國鋁加工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為8931億元,同比增長3.8%;實現利潤254億元,同比下降31.5%;平均銷售利潤率降至2.84%,同比下降1.8%。
3固定資產投資出現分化,鋁箔產業依舊搶手
2018年以來,我國鋁加工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整體放緩,局部出現較大分化。具體地,鋁擠壓材和鋁板帶領域固定資產投資放緩,投資重在產業升級,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和產業鏈填平補齊等方面。鋁擠壓材和鋁板帶領域新增大規模建設項目較少,但鋁箔領域投資項目依然熱火朝天,很多企業都有新增產能的計劃,可能導致鋁箔產業競爭加劇。
4鋁加工產品科技成果豐富,創新能力愈發增強
2018年4月,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向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頒發了7050厚板工程批準證書;2018年7月,南山鋁業通過空客A320機翼長桁用擠壓型材產品認證;2018年12月,鋁基新材料院士工作站正式落戶安徽省濉溪經濟開發區;2019年1月,由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交通大學共同完成的“高性能鋁合金架空導線材料與應用項目”榮獲201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5鋁加工產業“走出去”打開新局面
以前,我國鋁加工產業的“走出去”主要體現在鋁材出口。如今,在鋁加工企業和生產裝備的“走出去”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2017年5月,江蘇鼎勝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泰國羅勇工業園投資建設了親水鋁箔生產項目;2018年1月,中國五礦集團所屬的涿神有色金屬加工專用設備有限公司與日本ALMET公司、東洋鋁業簽署了d 1003 mm×2000 mm傾斜式鋁鑄軋機訂購項目,并于12月完成了用戶驗收,打破了我國對發達國家成套鋁鑄軋機零出口記錄。
6資本市場再傳捷報,鼎勝新材登陸上交所
2018年4月,國內的鋁箔生產企業——江蘇鼎勝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正式登陸資本市場,為企業做大做強,現跨越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同時也為其他企業樹立了榜樣。
(二)存在的問題
1集約化程度低
2018年,我國鋁加工材產量為3970萬t,規模以上企業約2000家,平均產量不足2萬t。從單個企業來看,我國規模、世界排名第二的遼寧忠旺集團有限公司的鋁擠壓材產量約為60萬t,而世界的鋁擠壓企業薩帕鋁業的產量約為140萬t??梢?,中國鋁加工產業不僅龍頭企業的規模有待擴大,產業整體集約化程度更亟待提高。
2同質化現象嚴重
鋁加工企業習慣跟蹤模仿,形成“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的不良局面;習慣挖人墻角,鮮有依靠技術創新和開拓潛在市場實現自我提升的。如此惡性循環,造成行業同質化競爭嚴重,勢必引起鋁材加工費一降再降,導致鋁箔、易拉罐料等部分高端產品也逐漸陷入無利可賺的困境。
3生產經營壓力倍增
鋁加工屬于微利行業。近年來受市場競爭加劇的影響,鋁材加工費逐年下滑,而企業的環保投入、原輔材料價格和用工成本等不斷攀升,進一步壓縮了原本十分有限的盈利空間,“生存下去”成為眼下眾多企業面臨的首要難題。
展望
新時代,我國鋁產業要在政府的正確引導下,切實把握好發展速度與發展質量的平衡性,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積極響應國家關于產業結構與產業布局的調整政策,穩步推進鋁產業由大國向強國的戰略性轉變。
1)堅持自主創新,重視人才培養
加強鋁合金材料的基礎研究,建立和完善相關理論體系;跟蹤國內外鋁加工技術,實現科技成果創新轉化;完善產學研合作機制,發揮科研平臺橋梁作用。重視領導團隊建設和技術人才培養,弘揚工匠精神,培育出值得托付的下一代鋁產業“巨匠”,打響譽滿全球的“中國鋁材”。
2)全面擴大應用,搶占新興市場
鋁產業在很多應用領域尚存在可利用空間,要同時從產業鏈的長度和廣度下手,建設“根深葉茂型”產業鏈。挖掘東南亞、中東等國家和地區的鋁消費潛力,就近尋找產品出口替代市場;開拓鋁合金新應用領域,瞄準過街天橋、防洪墻、模塊式建筑、高鐵及城市軌道交通車廂和可調溫復合地板等高新產品。
3)謹慎資本運作,正確應對摩擦有實力的企業
可以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走上市的路子快速實現企業增值、資產增值和品牌增值。認真研究當前的國際形勢,看清貿易摩擦常態化的本質;在面對國際貿易摩擦時做到“不挑事、不怕事”,積極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捎糜诖_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作者: 佘欣未 ,蔣顯全 ,譚小東 ,郭勝鋒 ,唐彬彬 ,潘復生)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