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產不足需
市場人士認為,當前最低收購價小麥性價比突出,近日雖然全國各地尤其是東北地區玉米價格有所下滑,但最低收購價小麥依然受到市場的青睞。
“近幾周,全國各地大中型制粉企業原料采購負責人、小麥貿易公司與投資機構的業務經理云集河南,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尋找合適的最低收購價小麥貨源,并在掛牌競價銷售時以合適價格競拍到手。”河南省糧油對外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曉娟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當前最低收購價小麥性價比突出,公司業務伙伴來了一撥又一撥,我們不但要天天陪著他們不停地看糧庫、做好最低收購價小麥的出庫協調工作,而且還需要幫其聯系運輸車輛。近日,雖然全國各地尤其是東北地區玉米價格有所下滑,但最低收購價小麥依然受到市場青睞。
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銷售存在區域性差異
據張曉娟介紹,年初以來,全國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銷售總成交率與成交價格持續保持在較高水平,即使有關機構收取的交易保證金等大幅提高,但仍擋不住大中型飼料企業、貿易商與投資機構的參與熱情。分地區來看,河北、山東、湖北每周基本上是100%的成交率,江蘇與安徽緊隨其后,河南由于每周投入的數量最大,加上水運條件不足,其成交率尚未大幅走高,保持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
據記者了解,當前河北、山東兩省多年來積累的最低收購價小麥庫存不是很大,主要是過去幾年這兩省沒有啟動最低價小麥收購預案。同時,還有一部分最低收購價小麥庫存轉換為政策性儲備糧。湖北歷年來小麥產量雖然不低,但品質不如河北、山東與河南,加上每年新麥收獲后水分偏高,以及當地飼用需求較為旺盛,其積累的最低收購價小麥庫存也不是太高。河南、江蘇、安徽三省是國內重要的小麥主產省,多年來由于連續豐收,其最低收購價小麥庫存龐大,尤其是河南省是現在國內小麥市場的主要供應地。
“從每周各地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銷售成交率與成交價格來看,由于生產年度不同、質量不同,再加上各地的出庫環境與流向也不同,各地各類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銷售成交率與成交價格存在較大的區域性差異。整體來看,河北、山東兩省的成交率與成交價格往往最高,河南省的成交率與成交價格則保持在較低水平。”張曉娟說,這種市場格局已經保持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貿易商參與河南市場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銷售,預計這種格局很快會被打破。
分析師:玉米供應不足、價格高企提振小麥需求
“自2020年新產玉米上市以來,國內大部分地區玉米價格上漲1000元/噸以上,主要是龐大的臨儲玉米庫存‘消失’,以及生豬存欄量恢復。”黑龍江省玉米貿易商王振東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實際上,早在2019年下半年,國內玉米價格已呈現出明顯的上行趨勢,當時市場就意識到,產不足需長期持續下去的結果,必然是要通過玉米價格持續上漲來解決供應不足或需求旺盛問題,如玉米價格居高不下會加快玉米替代品的出現,同時高價玉米也會導致終端需求下滑。
王振東表示,在高價玉米持續一年多后,小麥與稻谷等農產品開始受益,一方面表現為價格上漲,另一方面表現為需求量增加。據了解,當前很多大中型飼料加工與養殖企業開始用小麥、稻谷來替代玉米作飼料原料,更重要的是市場格局改變還引起了糧油貿易商、市場投資機構等的關注,部分機構已經開始大量采購最低收購價小麥。
“從近兩周河南最低收購價小麥成交量靠前的機構來看,除了數家來自央企、跨國糧商、河北等的大型制粉集團的面粉廠以外,來自東北、福建、河南等地的貿易商與投資機構采購的數量也令人驚訝,部分機構在缺少有效下游銷售渠道的情況下仍大量采購肯定另有所圖。”張曉娟說,前一時期,出于持貨待漲的目的,一些機構采購了大量的最低收購價小麥,如今不得不虧錢拋售,但部分機構仍然沒有“醒悟”。他們在“賭”什么呢?
內地小麥“闖關東”現象存在但數量不大
“東北是全國的大糧倉,多年來其產出的玉米、粳米、大豆等供應全國各地,尤其是東北玉米更是大量海運至南方沿海,成為主要的飼料原料。而如今這一格局發生了質變。”王振東說,東北的玉米深加工業、生豬養殖業等的崛起,讓這里可以外運的原糧數量越來越少,東北玉米如今成為“稀罕物”。
山東省濟寧市玉米深加工商周偉告訴期貨日報記者,以往公司采購的玉米原料是東北玉米當“主角”,而如今只能當“配角”,主要是采購不到價格與質量較為合適的東北玉米。當地產玉米及來自河南、河北的玉米開始“扛大梁”。
“聽東北的朋友講,現在東北地區的飼料企業已經開始從內地采購小麥用作飼料原料。”周偉認為,內地小麥開始“闖關東”值得市場深思,這會引發市場一系列變化。
在張曉娟看來,內地小麥進東北的現象存在,但數量不大,當前少數貿易商與飼料加工企業正在嘗試,其在江蘇或安徽采購到價格合適的小麥后,通過水路憑借較低的運費,以較低的成本進入東北飼料原料市場。在河南市場,也有少數貿易商把小麥裝在集裝箱內,通過鐵路運至東北地區。不過,近期東北玉米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后,前來詢價向東北地區發運小麥的客戶明顯減少。
周偉告訴記者,從國內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的種植區域、季節等來看,二者關系越來越密切,相互間的競爭越來越強。這一方面表現在終端需求市場上,另一方面表現在土地“爭奪”上。在內地,小麥、玉米是輪茬作物,正常情況下,二者不爭地,但若兩品種價格長期存在不平衡關系,如玉米價格高,就很容易促使春玉米種植面積增加,而冬小麥播種面積自然就會減少。在東北地區,春小麥與玉米是同一時間種植,若玉米收益更好,東北的嫩江等地的春小麥面積會大量減少,東北就需要大量調入內地小麥。
“目前,內地小麥‘闖關東’不是普遍現象。同時,更先進的飼料加工技術、更科學的配方等,無疑為小麥的應用提供了更大空間,而玉米產不足需格局無法根本解決,這注定小麥將在工業用糧領域大施‘拳腳’。”張曉娟進一步分析道。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