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全國各地一批重大項目陸續集中開工建設,在助推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帶火了水泥、孰料等上游原材料市場。根據業內專家預判,熟料先行,水泥在后,繼部分熟料廠家通知價格上調后,水泥價格也有望水漲船高。
隨著全球石油價格的節節攀升,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大宗商品持續上漲,一場流動性過剩與供給側結構變化所引發的原材料漲價危機開始席卷全國。
近段時間以來,處于上游的原材料上市公司漲價公告不斷,被夾在上游和消費者中間的企業正試圖尋求各種途徑破局原材料瘋漲難題。業內分析,上半年會有所反彈,下半年可能出現一定程度的滑落。
開工潮帶火上游原材料價格
今年春節假期結束之后,全國各地密集啟動重大項目的集中開工儀式,穩投資火熱開局,迎來牛年首季“開門紅”。
據不完全統計,2月份全國各地共開工9533個重大/重點項目,總投資額為6.52萬億,開工項目數量較1月環比增65.8%,項目投資額環比增125.6%,同比增658.6%。
從各省情況來看,江蘇、河南2月開工項目投資額均超萬億元。2月20日,河南舉行2021年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2772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6萬億元。同日,湖南長沙、四川南江、浙江寧海等多地也紛紛舉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涉及“兩新一重”、先進制造業、產業鏈建設等重點領域。此外,湖北武漢2月27日舉行2021年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215個重大項目總投資達3305.4億元,是武漢集中開工投資規模最大的一次。
在各地重大項目密集啟動開工的同時,2021年全年建設目標和清單也浮出水面。截至目前,已有20多個省市公布今年重點建設項目清單,總規模近30萬億元。
業內指出,重大項目建設是穩投資、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正成為地方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硬支撐。但另一方面,隨著各項目的火熱開工,對原材料需求集中增加,也因此帶火了上游原材料市場。業內預計,需求端的啟動有助于提振部分地區的原材料價格,水泥、熟料、建材等將迎來新一輪漲價潮。
3月11日起,長三角沿江地區熟料迎來節后第三輪漲價,再度上調20元/噸,累計上漲80元/噸。春節以來,沿江熟料已超預期提前上調了兩次。
隨著市場逐漸恢復,多地水泥企業也紛紛發布漲價通知。13日起,安徽、江蘇等地一些主要廠家陸續通知上調低標水泥價格10-20元/噸,四川、甘肅、內蒙古等地水泥企業也上調水泥價格20-30元/噸。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水泥供需狀態相對平衡穩定,漲價的主要原因或在于市場對全年行情的看好疊加國外熟料進入量減少,熟料提價鎖死水泥價格下行的空間。熟料價格繼續上調,將穩定或帶動水泥價格快速回漲。
【大宗商品公式定價原理】
生意社基準價是基于價格大數據與生意社價格模型產生的交易指導價,又稱生意社價格。可用于確定以下兩種需求的交易結算價:(文章來源:長江商報)
把握現貨走勢,就用生意社現貨通!
1.五檔位置法
2.k柱圖法
3.均線穿越法
4.超級分析師(PriceSeek)
關注基差變化,把握投資機會!
1.現貨價格走勢
2.期貨價格走勢
3.基差價格走勢
買賣周期股,就用生意社股票通!
1.商品價格影響企業利潤
2.500+個商品價格漲跌幅度
3.1000+只周期股